道德经第五章解析 《数理情感学》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一)



为了爱情,人有时宁愿抛弃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在蒙胧爱情的驱使下,人有时宁愿去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许多人在爱神的驱使下,天真地、盲目地、非理性地寻找心目中的偶像,追求理想中的爱情,实际结果却大都令人失望。许多人欢欢喜喜恋爱,却凄凄惨惨告别;最初爱得死去活来,后来又恨得咬牙切齿;迷迷糊糊地结婚,却明明白白地离婚。这时,他们又感叹:性爱就是两性相互欺骗的游戏,爱情就是陷阱和阴谋,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等等。

性是生物繁衍的基础,在人的所有需要中,继饮食需要之后,最强烈的就是性需要。性情感是性需要的主观反映,正确认识性情感的客观本质,揭开性情感的神秘面纱,研究性情感发生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消除人们在两性关系认识上的盲目性、自发性,有利于帮助人们寻找纯洁的爱情、理想的伴侣和美满的婚姻。

第一节 性情感的客观本质

传统的观点认为:性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实施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客观目的又在于繁衍后代。事实上,性情感是人对两性互补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两性之间的生殖合作、生产合作和消费合作,由性行为引发的生殖合作只是性情感的客观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目的。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两性之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复杂,由此产生的性情感具有越来越大的模糊性、多变性和能动性,越来越远离原始的生殖意义。

一、男女的生殖合作

生物界由无性繁殖发展成为有性繁殖,实现了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这是生物界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加快了生物的进化速度。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只能通过自身的生与死来被动地、痛苦地接受自然的选择,没有任何主动性。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配偶之间的优化选择来主动地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遗传信息的积累速度。人类在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是由男人完成授精生理行为,由女人完成受精、怀孕、哺乳等生理行为,这种自然分工构成了两性之间的共同利益:维持和发展人类的生命。这种共同利益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就形成了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的情感,这就是性欲。性欲是人在纯生理意义上对于异性的向望,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性情感形式,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人口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物种的繁衍。其它形式的性情感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性欲,任何性情感都是不稳定、不长久的。

人口的生产包括生育、养育和培育三个基本内容,人口的生产能力包括生育能力、养育能力和培育能力三个基本部分。一般来说,在人口素质极低的状态下,生育是人口生产的主要内容,生育能力是人口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随着人口素质的逐渐提高,养育逐渐发展成为人口生产的主要内容,养育能力逐渐发展成为人口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随着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培育逐渐发展成为人口生产的主要内容,培育能力逐渐发展成为人口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两性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生殖上的交配,男人对于女人在人口生产上的帮助非常有限,女人除了要养活自己,还要生育和养育后代,女人担负着比男人更多的责任,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劳动代价,因而必然占据比男人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形成母系制社会的重要价值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渐丰富,男女之间的合作逐渐加强,女人逐渐从繁重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人口生产,男人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人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渐把自己及其子女的命运寄托给男人,女人的人口生产能力直接受制于男人获取社会财富的能力,男人除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妻子和孩子,从而担负着比女人更多的责任,付出比女人更多的劳动代价,因而必然占据比女人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形成父系制社会的重要价值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人口数量受到限制,人口素质逐渐提高,人口生产中生育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养育与培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不断提高其社会化程度,男人可以更多地参与其中,女人也逐渐从人口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逐渐摆脱对于男人的依赖,扮演与男人相同的社会角色,分享与男人相同的社会权力,这就是父系制逐渐消失的重要价值原因。

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殖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性情感最基础的客观目的。

二、男女的生产合作

男女在生殖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决定着他们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差异。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男人必然更多地承担着其它方面的劳动义务,因此女人在其它方面的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生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高强度、高速度的体力劳动,其体力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养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户外活动,从而缩小了她们的见识面,限制了她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了解,阻碍了她们对于事物的综合反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其脑力劳动能力通常也要低于男人。但是,女人在人口的生育、养育和培育过程中,逐渐培养了高度的细致心、耐心、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男女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1、从劳动的体力强度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强度劳动,女人则善长于低强度劳动。

2、从劳动行为的活动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动态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静态性劳动。

3、从劳动行为的复杂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复杂多变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简单重复性劳动。

4、从劳动行为的发生特征来看,男人善长于突发性、随机性劳动,女人善长于渐变性、常规性劳动。

 道德经第五章解析 《数理情感学》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一)

5、从劳动场所来看,男人善长于室外劳动,女人善长于室内劳动。

6、从劳动行为的运动幅度来看,男人善长于粗犷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细致性劳动。

7、从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看,男人善长于短时间劳动,女人善长于长时间劳动。

8、从劳动行为的技巧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技巧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技巧性劳动。

9、从劳动行为的合作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合作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合作性劳动。

10、从劳动成果的创造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创造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高传统性或继承性劳动。

11、从脑力劳动的思维特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逻辑推理性脑力劳动,女人善长于形象思维性脑力劳动。

男人与女人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加大了劳动的总力量,扩展了劳动的总功能,提高了生产资料、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劳动时间,扩展了劳动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劳动行为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产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性情感又一重要的客观目的。

三、男女的消费合作

男女在生殖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决定着他们在消费活动的分工与合作。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就必须消费大量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因此女人对于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男人,而男人对于其它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女人。

男女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特性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根据消费速度来区分,男人重“暴饮暴食”消费,女人重“细水长流”消费。

2、根据消费行为的活动性来区分,男人重动态性消费,女人重静态性消费。

3、根据消费场所来区分,男人重家庭外消费,女人重家庭内消费。

4、根据消费资料的时间特性来区分,男人重新潮性、创造性产品消费,女人重传统性产品(家具、居室、服饰除外)消费。

5、根据消费的动机性来区分,男人重客观目的性消费,女人重主观感受性消费。

6、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内容来区分,男人重价值内容性消费,女人重价值形式性消费。

7、根据消费的计划性来区分,男人重计划性消费,女人重随机性消费。

8、根据消费的价值效用来区分,男人重发展性消费,女人重生存性消费。

9、根据消费资料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精神性消费,女人重物质性消费(表达感情和体验情感的消费除外)。

10、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层次来区分,男人重高层次消费,女人重低层次消费。

11、根据消费的合作伙伴来区分,男人重与朋友合作消费,女人重与亲人合作消费。

12、根据消费主体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集体性消费,女人重个体性消费。

13、根据消费活动的自主性来区分,男人重独立自主性消费,女人重被动诱导性消费。

14、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来源来区分,男人重借贷性消费,女人重贮蓄性消费。

15、根据消费方式的差异性来区分,男人重求异消费,女人重求同消费。

男女在消费活动上的分工与合作,可以确保消费活动的有效性、广泛性、深刻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矛盾,提高生活资料的利用率,提高消费活动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消费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性情感第三个客观目的。

第二节 性情感的进化

无性生殖的生物只能通过基因的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环境的选择来形成进化压力,从而只有较低的进化速度;有性生殖的生物能够将双亲的各种基因突变集合在同一个体中,在减数分裂和受精结合中重新组合,使后代出现多种多样的遗传性状,并通过两性之间的优化组合(称为内选择)和环境的优胜劣汰(称为外选择)两种方式来形成进化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化速度。

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雌雄两性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逐渐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起来,由此产生的性情感也逐渐逐渐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起来,这是一个既有循序渐进的量变,也有阶段性发展的质变的进化过程。

与一般情感的进化过程相同,性情感的进化大致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分别出现了五种基本形态的性情感:

1、单因素性情感(或性趋性情感)。生物机体的体温、气味、色彩、形状等单一物理特性或化学特性可以构成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由此产生的对于异性的交配欲就是性趋性情感。

在这一阶段,雌雄之间的合作最简单而且最短暂,仅局限于在发情期进行交配,由雄性提供生殖活动所需要的精子,由雌性来接受精子并使之与体内的卵子结合,雄性通常不会与雌性共同担负哺育子女的责任。性趋性情感只能通过单一物理或化学特性来帮助生物识别对方的雌雄性别。

2、多因素性情感(或性刚性情感)。动物机体的多种物理或化学特性如体态、手势、灯语,舞语、叫声等,可以构成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由此产生的对于异性的相伴欲就是性刚性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8852.html

更多阅读

社会情感 《数理情感学》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5

4、宗教情感的社会功能。宗教的“原罪论”有助于预先设置负向情感,从而提高人对于痛苦、挫折与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功名虚无论”有助于降低人对于功名的情感强度,从而缓冲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果报应论”既有助于提

声明:《道德经第五章解析 《数理情感学》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一)》为网友岛屿末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