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80年实行改革开放,诞生了一批现代民(私)营企业,从1984年中国最早的民营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成立到2006年底中国民(私)营企业数量近500万家(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57.4%,短短的22年中国的民营企业达到如此数量,说明中国的民(私)营企业发展达到了量的突破,但是中国的民(私)营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寿命较短。有研究表明,中国民(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5年。造成这种原因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民(私)企业一直以来都无法做大做强?笔者认为主要是内部因素的造成的。中国民(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大的问题基本和国企存在的问题相同。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弊病关键在“三个不分”:政资不分,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资本经营职能不分;政企不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不分;两权不分,所有权跟经营权不分。与国有企业一样,许多失败的民(私)营企业大多有着三个与国企弊病相似的缺陷: 企业的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纠缠不清。国有企业的最大弊病之一就是产权不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缺陷。而有些民(私)营企业也是如此。 权责不分,决策流程存在严重缺陷。由于体制的原因,国有企业管理层经常存在着权责不分的现象———由于岗位的权责没有清晰的划分,一些经理人存在患得患失、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心态,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决策流程上往往出现互相推逶,拖沓延误的现象。 这是造成私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平均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内部管理也是影响中国民(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国许多民(私0营企业存在的其他问题: 一意孤行的父子兵:在这种企业中,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基本是由父子组成,在这样个管理团队中,外来管理人员基本就是摆设,由于决策者的独断专行,无法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很容易使内部管理形成一言堂,许多管理和决策由于高层管理团队的偏执,导致经营管理和决策和失误,有能力的员工由于能力无法施展离开公司,或者丧失斗志,干脆变成绵羊,长期以往,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自然走进死胡同,企业越做越小,最终死亡。 封闭自守的家族制:在这种企业中,经营管理团队全部为家族成员,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是为家族利益服务的工具,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普遍存在排外情绪,害怕外来管理成员的加入会损害家族成员的利益,而且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没想过要做强做大,只是希望赚到多少钱,这种企业注定寿命不会太长。
![中小财险企业生存关注 浅谈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管理之道.](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23414878932.jpeg)
党同伐异的裙带风;在这种企业中,创业之初尚能同甘共苦,应才施用,重用有才能的人,所以,成立之初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出现了浮躁的思想,认为公司知名度很高了,不缺人才,一旦这种思想出现,在公司内部的用人方面很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党同伐异的用人观,排除异己,用人唯亲,这样的企业最终因为内部管理团队成员间的离心离德,最终导致企业的夭折。 在以上这些企业中,错误的领导层先是形成错误的领导观念,继而产生错误的领导行为。而不合格的员工则对上层的指示阳奉阴违,不仅执行不到位,更严重的还损害企业利益中饱私囊,最后导致企业品牌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公司采取何种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如何挑选正确的人上车,这对任何一个希望持续发展的民(私)营企业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次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一定要清晰、明确,第三,领导层唯才是用的观念、企业内部用人制度的明确、科学的甄选程序都是必不可少的。第四,领导层一定要尊重下属,爱护员工,切记再好的企业都是人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