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部版块
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三年多时间,西部12个省市区纷纷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改善服务环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以生态、电力、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实现较快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领先于全国。
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测算,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到20052亿元,年均增长9.4%,快于全国平均速度1.7个百分点;人均GDP由1999年的4312元提高到2002年的5512元,平均增加1200元。2003年上半年,西部各省尽管受“非典”的影响较大,但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除云南低于全国的8.2%的速度外,其余11个省市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3年多来,西部各省市区以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2000—2002年的3年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0亿元,占全国的21.3%。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迈出新步伐、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开工、西电工程南部通道工程建设全面开工、西气东输工程2003底于郑州点火,2004年可以实现达到上海的目标。
三是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3年多来,西部12个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保持同步增长。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工业增加值6390亿元,比1999年增加1300亿元,年均增长8.2%,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产业群,如: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
四是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2002年,西部12省市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1999年增加106.27万,增长1.22倍,年均增长3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1.1—95.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群正在形成。
五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3年多来,西部地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有较大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4—9.2%之间。
经过3年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初级阶段之后,西部大开发正在向更深层次上落实。目前,西部版块已经形成四条一级经济带、四条二级经济带和西安、成都、重庆三大都市经济区。这四条一级经济带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长江上游成俞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四条二级经济带是:川黔沿线经济带、广西西江经济带、昆明—瑞丽经济带、西藏“一江两河”经济带。
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虽然是追求地区均衡发展的举措,但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追求内部的平衡,而应突出重点地区的作用和功能,重点培育西安、成都、重庆三大经济区。
西部大开发应重点开发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稀水资源、开发戈避荒漠、开发辐射力强的城市、开发匮乏的人力资源,加快生态建设。
在生态十分脆弱的西部解决数千万人的贫困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东西两地在自然地理条件、物资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惯性等方面的差距太大,即使20年后,这类实质性的差距也很可能难以改变,因此,西部目前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
五、草原版块
草原版块属于西部版块的一部分,之所以把以内蒙古“蒙牛乳业”为代表的草原版块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话题,是因为这几年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实在令人瞩目。2003年上半年,尽管受“非典”的影响,但内蒙古的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内蒙古的GDP同比增长15.7%,快于全国7.5个百分点,增速居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一位。
一说到内蒙古,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绿色的草原、无污染、纯天然的牛奶;渴了喝清水、饿了吃蚂蚱的草原绿草鸡;风靡全国的连锁店:“小肥羊”、“草原肥牛“等绿色农业、养殖业。以“蒙牛”为例,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蜂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这个企业由自然人出资,成立于1999年7月,短短4年的时间里,总资产从1000万元增长到20多亿元,年销售额由1999年的0.4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业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到第四位;2003年1—9月,实现销售额37亿元。目前,从牛奶制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蒙牛“在内蒙古地区扶持和发展养牛、养羊户近百万户,增加奶牛近百万头,促进了内蒙古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内蒙古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产业链条辐射近百万农牧民,形成了养、供、产、销、整和一体化的产业链。正是这些迎合人们消费心理的绿色食品推动了内蒙古经济这几年的高速增长。
此外,内蒙古还是中国能源投资的热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在建、拟建的火力发电项目约2000万千瓦,设计总装机容量超过名声赫赫的三峡电站。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提出并开始实施能源工业“战略西移”,以改变全国能源的工业布局。过去20年,这个战略实施以在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的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形成近百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和数百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在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提出:建成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目前,这个城市的4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电机组正在建设,估计未几年,该市的装机容量将达到900万千瓦,成为中国火力发电第一市。
在2003年开始的中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一度放缓的“能源战略西移”再次发力,内蒙古在新一轮电力开发中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投资最集中的地区。
六、环渤海版快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构想。这个经济圈狭义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经济带,同时可以辐射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约占中国面积的12%,人口的20%。目前,这里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中国的1/4;在中国5800公里的环渤海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秦皇岛等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全国7个亿吨港口有4个集中于此,近200多个大中院校、800多个科研机构、40多万科研人员,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工业群、城市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重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情况下,这个地区的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始凸现。
2000年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亮点频现。2001年10月,由吴良脯院士主持的100多个学者完成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发展规划研究”被建设部审定;2002年10月,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在济南召开,共达成1400多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近300亿元。通过区域内经济互补、优势整合,目前,环渤海地区已形成高新技术、汽车、电子、机械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科研、信息、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中国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河北省已形成一批邻港产业、制药、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区域,外商投资区域和领域不断括宽;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以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使环渤海地区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此外,京津环渤海地区还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交通网,跨国公司往往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北京作为研发中心和营运总部,把生产基地建立在天津、山东等地。
目前,环渤海地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经济没有实现一体化、行政区域条块化和城市分工不合理、各自为战的现象严重。其中,生产力发展程度不一,市场力量不充分是主要原因;观念陈旧是一大障碍;地区保护主义是需要克服的又一大障碍。因此,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与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又有区域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实现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思路。七、珠三角板快
广州、珠海、佛山、深圳、江门、中山、惠州、东莞、肇庆等9个市及所辖地区的珠江三角洲,以占全国0.43%的土地和1.8%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9.32%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走向未来的中国经济格局中,珠江三角洲仍然继续充当着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和“领头羊”。
有资料显示,珠江三角洲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辐射带动广东经济增长0.795个百分点。在珠江三角洲的各大城市中,财政收入一般都要占GDP的10%以上,而广东省的财政收入每年有近八成都来自珠三角,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以20%的速度增长,珠三角的一个县级市(区)或地极市如南海、顺德、东莞的财政收入往往可以和内地一个中心城市甚至一个省会城市相较高低。2002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存款突破万亿大关,保守估计珠三角占80%以上。如果把珠三角的经济总量放到全国范围内比较,珠三角的GDP总量比2001年在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序第二的江苏省的9514亿元和第三名的山东省的9438亿元略高一筹;在200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广东有64家企业入选,总数在全国排第一,在广东入选的企业中,除韶钢集团在韶关外,其余63家都在珠三角,而在中国500强企业的前200家企业中,珠三角就有30家,可见珠三角的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于2004年1月日 生效的CEPA为加速珠三角的整合和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使香港更深入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目前,珠三角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圆,是广东省平均水平的近三倍,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珠三角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力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装备,依靠“三来一补”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入21世纪后,“三来一补”企业向三资企业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目前,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品出口额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珠三角经济圈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国际化不够,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树仪认为,组建大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如家电制造业,虽然中国市场很大,但只有走出去才是今后长远发展的保证。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只有很少的企业不是全球化的企业,美国的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他们成功的原因是本国的市场非常大,但没有超过日本的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丰田和本田是全球化做得最好的企业,我国的海尔对这一点看得也很清楚。珠三角企业近年来也开始走向国际化,但尚属于起步阶段,国际化程度不高。进入中国500强的珠三角企业有的尽管也走向了国际化,但大多是贴牌生产,并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因此,珠三角企业在加大发展壮大的同时,要积极走国际化的道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商贸流通及服务业不强。珠三角的商贸流通和服务业相对较强,尤其是已经产生一批全国性的商业零售企业,2003年广东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中,商业零售企业仅有深圳人人乐一家,且排名在482位,而北京的华联以185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79位。从世界经济近几年的发展看,传统的商业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如美国的沃尔玛已经连续两年排在世界500强的第一位,超过汽车制造业,也超过信息业,其营业收入达到2465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合计收入的30%。再如通用电器,早已不是大家想象的电器制造业,他的服务的收入已经超过制造的比重,达到60%。反映出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原来制造业已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推进剂。因此,珠三角商贸发达,消费能力强,有产生大型流通企业的良好条件;另外,珠三角的制造业不能停留在生产产品的加工阶段,应注重产品的服务,通过服务做好产品的附加值,以此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生命力。
3、珠三角地区目前最大的问题要数土地问题了,改革开放之时,珠三角地区的所有城市均采取以廉价土地为优惠手段,进行招商引资。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市可以利用的土地已接近枯竭。
4、一直以来,谁是珠三角的“龙头”问题争论不休,广州想成为珠三角的龙头,深圳又当仁不让,使得珠三角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珠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5、珠三角目前是我国最大的“世界加工厂”,这里集中了几万家外发加工制造企业,每年加工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制衣、制鞋、玩具、家电等在世界市场占有很大比重,电脑配件、通讯产品的崛起更是令人注目。但目前珠三角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工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