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股市;从六方面考虑全流通的可行性;实现全流通必须有周密的策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国有股不能全流通有四大弊病,这个问题到了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时侯了。
这四大弊病是:股市不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不能起到应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股的持有者的利益不一致就会损害公共股投资者的利益;同股不同值实际上就违反了同股同权的原则;一股独大,或者国有股独大,就没有办法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制度,也就没有办法真正按照《证券法》的要求在防止虚假信息,内部交易和恶意操纵市场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全流通问题如何解决,成思危发表了个人的看法。他指出,首先,应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来研究中国的股市问题。一个方面是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果。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中国的股市绝大部分是中小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是弱势群体,道理很简单,他们吸收的信息和大的投资者没有办法比,资金实力没有办法比,承受风险的能力没有办法比,也没有任何手段去操控市场。所以,一定要注意保障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股市有风险,选股要慎重,要保证公平的环境,不能够因虚假信息、内部交易、恶意操作而增加他们的损失。
成思危表示,前一段也有一种理论,叫做弱势群体应远离股市,他是不赞成的,中小投资者都离开股市,股市不就成了大鳄、投机的场所了吗。现在不是说要让弱势群体,中小投资者远离股市,而是让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是让他们有了问题可以申诉,证券法中规定中小投资者是可以告的,最高法院有一个司法解释。所以,在股市的全流通问题应该从这两方面考虑:一个是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第二是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的权益。这两点是必须的,否则,如果在这个过程里,由于推进全流通,使部分利益被一些实力资金和大户掠取,中小投资者得不到实惠,那全流通的改革就是失败。
其次,成思危认为,全流通一定要注意它的可行性。他认为可行性包括六个方面。首先是技术上是可能的。第二经济上是合理的。第三法律上是允许的。如果说现在法律不允许,而确实有必要通过法定程序修改法律。第四是操作上是可以执行的。第五是进度上是可以实现的。中国股市的全流通绝不是短期的能够做到的。最后一点是政治上要能为各方所接受。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达到一个妥协,大家都能够接受,如果只从一方考虑那是不行的。以前在股市上考虑比较多是融资方的利益,而对投资方的利益考虑不够,这就会造成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融入了钱,又交证券公司委托理财,结果又回到股市,把股市抬高了,但是企业的价值并没有提高。所以,一定要注意这六个可行性,特别是注意能够为有关各方所接受,做不到这样一点,任何方面最后都是不可能实施好的。
成思危最后指出,全流通一定要有周密的策划。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不同之处在哪儿?经济学家更多关注什么是理想的模式和为什么是理想的模式。管理学家关注是怎么从今天的现状过渡到明天。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是三起三落,每一次起落都造成很大的损失,都有一部分财产流入个人的腰包,所以搞全流通一定要注意周密策划,策划好,走一步要想好以后的几步,在什么时候实现,怎么走。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的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全流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