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在全国开始公映已有一段时日,遗憾的是观众并没有习惯性的跟着影片一起疯狂,票房没有预期火爆。但是,《太阳》所引发的观众讨论却异常火暴,这让很多影院经理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影片内容深奥、难懂,令观众很难理解,例如:黄秋生怎么死的?周韵哪儿去了?房祖名是谁的儿子?《太阳》表达什么?
对于如此不易理解的诸多环节,之前相关发行负责人却表示:“这一切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中国影坛很久没出现这样的影片了。现在的观众愿意放弃常规,接受更新鲜的东西。”这种一厢情愿的“自恋”想法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得到相呼应的高票房验证。
中国电影界近年几部号称“有影响力”的“巨作”似乎都如出一辙,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审美抵制,《太阳》也同样如此。
今天姑且不讨论《太阳》是否有更深的寓意或想法,将从品牌营销角度来分析这部影片是否有可取或批判借鉴之处。
产品究竟为谁研发?
最近《太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不光影迷,甚至连影评人、专家之间都在进行一场大猜想,离奇程度也远超过导演姜文的预期。由此可见,这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已经超出了科学的分析范围,可以说,《太阳》在这方面是一大败笔。就如企业花费代价研制出来的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消费者却不能接受,归根结底,企业没有搞清楚:产品究竟为谁研发。
导演姜文经过苦心经营才打造出了自认为将会轰动中国电影界、乃至全球电影界的作品。影片中,姜文别出心裁的运用了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符号、意识流和魔幻主义等,在姜文看来,这些元素的聚合必然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他却忽视了一部影片最为重要的东西:观众。观众作为非专业人士,其只有在了解了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才懂得欣赏那些具有创新的元素或形式,然而,大部分观众连最起码的主题都不明白,也许这就是弄巧成拙吧。
如今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企业埋头苦干,努力研制出了水平较高、具有影响力的新品,另一方面研制出来的新品却只能束之高阁,没有实际价值,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实践价值。除此之外,有些企业的研发部门在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后,主观的加入了一些自认为消费者会接受的创新设计,但往往都会事倍功半。正因为如此,企业研发人员与销售人员才容易发生摩擦。
那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企业在研发新品之前,需要认真详实的进行一次市场调研,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潜在商机。尽管市场调研会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讲却是相当物有所值。在了解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后,就要求企业研发部门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严格把关新品设计及质量。《太阳》也同样如此,作为产品研制的导演,也需要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考究如今观众的审美取向,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回头来看《太阳》这部影片,也就很容易导致“首个周末票房不到50万”的原因了。影片并非是用来自我满足,而是要满足大众。跟产品一样,新品并非为获奖而研制,而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获奖。
品牌形象树立意识严重缺乏
也许从《红高粱》等中国贫苦农村题材屡获国际大奖开始,中国所谓的“名导”们就看到了一条“飞黄腾达”的“致富”之路。在之后近十年的中国电影界,农村背景影片多如牛毛,同时部分作品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太阳》,这部以中国贫苦社会为背景的影片大概也因此而出。其实,中国电影是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这些农村背景的影片则一直将几十年前的贫穷中国呈现给国际观众,致使“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始终被定位为贫苦、没落等词汇,而中国近年来的积极变革却未能被国际社会所了解。
但是,国际相关奖项评委会的审美也在逐渐变化,对于中国农村背景的作品已失去了新鲜感,本想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有所宰获的《太阳》也因此而落选。
笔者希望有着强烈国家荣誉感的名导们能够舍弃类似《红高粱》、《太阳》这类农村背景作品以及那些古装武侠作品,转而专注于包含现代高科技、大都市等高品牌形象元素的影片。分析近年来刚刚发迹的韩国影片,这些影片在中国大范围的流行,对韩国国家形象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一大批韩国活泼轻松的校园喜剧、纷繁琐碎的都市生活剧,境外观众可以从侧面了解到韩国现代化的人居环境、青春靓丽的校园生活,对于韩国旅游业、境外留学等都具备着有利的宣传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影片本身了。
韩国影片确实值得中国导演们所学习,创作不仅仅为参加国际电影节的评奖,而在于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用文化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相信,如果国内导演们以提高国家品牌形象为己任,会创作出更新、更好的国际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