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是浙商中间有名的“炮筒子”。他当年对着央视摄像机的惊人之语,被同样大胆的5套体育频道原声播出,今日听来仍然畅快淋漓,感觉很过瘾。他抨击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臧否各色要害人物,似乎都是毫无顾忌,张口便来。这一点,李书福自己很清楚,他曾经这样“反省”自己:“我之所以不招人喜欢,是因为我做的事总在揭别人的短。我造汽车,就揭了国企垄断车市以至价格虚高的短;我玩足球,又揭了足球黑哨的短。”
老板们的表达方式一般比较乏味,“大嘴书福”给我们分享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李氏语录。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这句悲怅决绝的表白,让许多人动容。李书福的逻辑和吉利的事实可以证明这并非哗众取宠——“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
也因此,李书福头上被戴上了“疯子”和“狂人”的大帽子。也使李书福成为商人群体尤其是浙商中间的另类——跟李书福相反,大多数浙商都是锦衣夜行的“隐身人”。因为一般说来,低调更有利于商人的生存和生长,因为他们的资源主要不是靠知名度获得。但在一个不能自由准入,而且随时可能遭遇“黄牌”甚至罚下场的游戏环境中,呐喊呼吁并不会比沉默无语有更高的风险。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漆黑的街头行走,抢劫犯对一个唱着歌走路的人更不敢下手,虽然他更容易暴露目标。李书福的创业之路,充满了红灯和关隘,也充满了陷阱和死亡。李书福以换来“疯子”和“狂人”之骂名的代价,驾驶“吉利”杀出了一条血路。
中国企业家队伍中头顶“疯子”桂冠的不会很多,至少在汽车行业就他一个。而李书福也是民族民营汽车厂商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只有“疯子”成功了,而“君子”却没有?这个原因至少有两种解释:要么是汽车行业本身就“神经不正常”?要么是我们的李书福先生在“装疯卖傻”!
现在看来,“汽车行业本身就神经不正常”和“李书福在装疯卖傻”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李书福明白: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按照原来的舞步节拍,肯定只有死路一条。作为豪门夜宴上突然闯入的不受欢迎者,只有“捣乱者”才有可能在混乱中获得一个席位。格鲁夫的经典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李书福这里被演绎成“只有疯子才能成功”。在中国现阶段的政经环境中,什么类型的商人生存安全和发展效率比较高?“另类”商人的现实空间和未来想象有多大?李书福的经历和体验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标本。
在一个信奉中庸之道的国度里,持平温和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根本要素。实际上,李书福的存在和成功,恰恰证明了管理学领域中国功夫的厉害。中国人相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也相信暗极生光,乱极而治。按照这个逻辑,在李书福身上就是“大智若疯”。其实,最疯狂和最理智之间,本来就只有一念之差。这一反差,早在李书福被视为“疯子”之前就已经显露无遗,李书福一直是一个热情的诗人。理性的商人和浪漫的诗人合为一体的并不多,李书福的宁波老乡江南春也算一个。
但是这两年,我们明显感觉到李书福“沉默”了很多,或者说“成熟”了很多。我们已经很少听到他在公众场合大呼小叫,更听不见他火药味浓烈的呼吁呐喊。他的发言温和多了,谈的更多的是他自己公司的事,比如上市、整合、扩产、出口,或者推出新产品。
李书福“少言”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他的公司已经走过了喧哗吵闹的婴儿期,正在走向真正拼内力比实力的成长期。几年前李书福“不分场合的鲁莽表现”可以说是形势需要。在冲破政策禁区,驶入市场大道之后。继续呐喊已经无济于事,甚至可能招来消费者的反感。
李书福在“与时俱进”,但我们并不希望看到一个敢说敢作敢当的个性浙商因此而变得谨言慎行中规中举。因为李书福以捣乱者的形象拿到了与跨国巨头玩游戏的“门票”,但要在这场游戏中笑到最后,仍然需要他的“疯劲”,只不过换一种“疯法”。吵吵嚷嚷已经是小儿科,但他的那种执著、冒险、不在乎结果和敢于藐视一切的精神需要go on。
所以,原来的李书福是什么样子?他到底是怎么闯进来的?或者说是谁“逼疯”了李书福?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李书福驾驶的这辆巨型战车未来怎么开,李书福的悬念比他的历史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