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就餐铃 “被管理者”的管理(续)



事实上,改善和修正早期工业时代“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管理原则,并不是来自企业组织内部管理者的良心发现、而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性变革,即:企业产品时代正在逐渐萎缩,顾客服务时代开始悄悄降临。实际上,从“产品时代”到“顾客时代”,代表着企业效益的来源与发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即:企业的利润来源,从组织内部生产能力转向了组织外部服务能力,这时,即使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也被迫的“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效益不再是来自产品本身、至少是来自于产品+服务。

 管理者的就餐铃 “被管理者”的管理(续)

 

由此,个体的价值,尤其是底层员工的价值,开始逐渐的凸现出来,因为仅仅是早期“服务”概念的出现,就意味着态度、热情、个人服务技巧等等原本纯粹的个人性的所属物,开始纳入到人员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之内,这时,管理者的严厉命令与被管理者的严格执行,开始逐渐的失效,通俗的说,你可以管理一个员工是否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生产任务,但是,你却无法管理一个员工的热情和态度。

 

这时,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开始松动,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开始出现,它是起始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提出的目标管理。实际上,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出现,已经动摇了传统的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权力组织模式下,个体仅仅是对组织内部的上级负责、而不是对组织外部的顾客负责,个体仅仅关心具体任务是否完成、而并不关心任务是否会带来效益,它是一种金字塔状的权利负责游戏,最终是以企业整体产品或形象对顾客负责。

 

l         “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当我们将传统的“资本创造财富”所形成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转变为“知识创造财富”所形成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或是市场交易关系后,我们忽然发现,早前我们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的“知识工作者的效率”问题,竟然是由“管”到“不管”。

 

通俗的说,当你无法管理企业里成百上千的知识份子时,那么,你就不要吃力不讨好的去管理,而是要以“不管”为“管”,让他们以独立的个体状态存在,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在上海,一位搞工业设计的知识分子忽然辞职,离开了曾经效力的大企业,而加入到了自由职业者的行列中,他辞职的理由很简单:我受不了严格的上下班的打卡制度,受不了按照事先计划开发设计产品的要求。

真正有趣的事情是:不久之后,这位搞工业设计的知识分子,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开始与原公司开展合作,曾经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如今成为了业务伙伴的合作关系,一切竟然发生了神奇的改变,企业部门负责人开始恭敬地、平等地对待昔日的下属,而这位下属也以从未有过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双方合作开发的设计计划,是在协商下共同制订出来的,不仅比原企业开发计划缩短很多时间,而且设计创造方案也是在反复修改中,实现了最佳的设计效果。

 

当然,有一种质疑是:假如未来的企业组织,真是管理越来越松散、边界越来越模糊、内部越来越市场化,那么,企业的各种生产制造工作还不一塌糊涂?!我们不要忽视一个社会时代的背景变化,那就是基于生产制造的工业企业已经越来越少,至少我们今天已经看得见的未来是,仅仅需要不足20%的工业制造企业,就可以满足全世界人类生活基本需求,它意味着目前的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需要转型成为服务类或生活方式的企业,否则就将无法存活。同时,即使是基于生产制造的工业企业,所使用的体力劳动者也越来越少。

 

至少,在中国,总是忽视这样一种管理逻辑:企业(内部)究竟应该如何管理?并不取决于企业的内部、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外部,也就是来自外部的社会时代背景。在传统生产方式管理时代,工业企业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质优价廉的“标准工业品”的同时,也将整个社会生活塑造成了标准化、格式化、统一化的生活方式。整个社会在长期的生产标准化、可复制性、可衡量性的严格训练下,一个具有独立个体意识的“社会人”,就被塑造成了一个标准化的“工业人”。

 

因此,我总是将传统的“生产方式”的管理体系,称之为“车间管理”,它只代表着简单的产品生产的管理意义,而不代表也不能够解决“创造生活方式”的管理意义。事实上,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与知识时代的过程,就是从“标准化生活方式”走向“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那么,应该如何构建未来的“生活方式”管理体系哪?汽车出租公司为例,按照传统的“产品”定义,汽车出租公司属于运输行业,它的“产品”是典型的运输服务,因此,它的管理通常来说,它是采取统一着装、统一标志、统一标准用语等等规范服务,由此形成可复制性的连锁品牌效应,当然,它还会严格规定“不许拒载”等等惩罚规定用来提高服务质量……这就是典型的传统“生产方式”的管理体系。

但事实上,汽车出租公司是提供一种随来随走的运输服务,也就是说,不是“运输服务”、而是“随来随走”,才是汽车出租公司背后的真实产品,它代表着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带给我们基于“生活方式”的管理体系启示的,是上海一个普通出租司机臧勤,他以其“快乐的自我管理”而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他自觉自发地运用起“目标顾客、成本核算”等一系列原本只属于“公司”才会使用的管理原理,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被管理者,开始感受到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意味着自我管理意识的悄悄觉醒。

 

因此,“你”的管理或者说“自我管理”,才是未来“生活方式”管理体系的基石,它意味着未来管理的重心,正在悄悄地从公司和管理者,走向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显然,“公司”的意义和价值,更多的在于为个人(个体)提供施展才华的商业平台。确实,在已经来临的信息与知识时代,“人人都是管理者”,已经成为了未来管理的主题,它彻底颠覆了过去对于管理者的定义,即:所谓的“管理者”,并不是以管理多少人为衡量标准,如果你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公司或社会做出了贡献,即使是你没有一个下属,你就是一个管理者。

 

同时,“快乐”成为了“你”的管理(自我管理)的核心,它代表着我们正在从工作的意义,回归了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过去以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隐藏着一个原则性的假设:个人在组织里处于所属的被动地位,人才的个性发挥和才能展现,需要依赖组织制度或组织管理者的限制或激发。兴趣和爱好,成为了白领阶层最直接的、也是直觉式的第一工作动力,在此之前,“兴趣和爱好”通常被看作是正式职业之外的业余嗜好、甚至常常被斥责为是不务正业,但是现在,兴趣和爱好在成为白领阶层工作效率的原始性的原动力,或者说,基于纯粹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的工作,才是他们不用组织或上级激励、却能贡献全部智慧的真实动力----他们使用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在自己“激励”着自己。

 

也就是说,“工作人”和“生活人”合二为一,才意味着企业可能为社会输出或创造生活方式、而不再是纯粹的生产产品,事实上,老牌的生产制造商IBM,正在将“服务”打造成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老牌企业艰难的转型,当“服务”成为了IBM的产品时,只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的出现: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了IBM产品的一部分,它当然意味着IBM必须抛弃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体系,构建起基于生活方式的新的管理体系,否则,每一个员工,就不可能IBM产品的一部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9169.html

更多阅读

资治通鉴 管理 《资治通鉴》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难题

   谈到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诸如泰勒及德鲁克等一些西方管理的大师和先驱,有谁能对中国的古代管理学娓娓道来呢?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从五千年前有了部落群体时,人类的管理学就诞生了,上至人文始祖伏羲,下到孔子

谈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管理者的沟通技巧之必要性

     管理技能是指管理者行使有效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管理者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行为方面。管理者进行一些确定的活动可以产生出某种结果。有效地技能是可以

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方略?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走上管理者岗位,他们都会在借鉴和学习了一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信奉、秉承和践行着自己的管理哲学。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有差异,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管理思维。这种管理思维和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领导者的管理智慧

领导者的管理智慧作者/刘艳璐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好学、礼贤下士,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不能,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善用天下之智力以谋大业,从而“王天下”成

管理者如何留住员工 用绩效管理留住你的核心员工

企业只有对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深入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文/王成信我们天天提的人才竞争,实际上就是核心关键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核心员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选拔、培养、激励和保留核心员工是一

声明:《管理者的就餐铃 “被管理者”的管理(续)》为网友橘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