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最佳实践案例:企业过冬12种活法》
用品牌铺垫出高起点。利用品牌、供应链和强势渠道,再加上精细化的管理,自然使百利摆脱了多数鞋企所遭遇的微利尴尬。“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是盛百椒的目标——每年在全国新开1000家店,其中包括建立更多的零售商城。 撰文:《经理人》杂志曾立平 最佳实践:宇龙——技术为王 只要认为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坚定地投入,坚定地走下去。 手机行业的冬天正在持续。 从全球的市场情况看,2008年二季度,诺基亚、三星、LG等主流厂商在销量上仍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利润却在无一例外地滑坡。中国市场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颓势,即使是“龙头老大”诺基亚,二季度在中国的销量也已经下降到了900万部,毛利率下滑近30%。
![第22节:第2章过冬路径之二:价值占位(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31084498610.jpeg)
行业“霜冻”,谁能独善其身? “这些外部环境对宇龙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宇龙一直专注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智能手机,有较高的利润率,消费人群也比较集中。”宇龙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宇龙)董事长郭德英说。他同时坦承,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对以运营商定制占全线产品80%以上的宇龙酷派手机上半年的经营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可喜的是,随着重组的完成,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消散。 “运营商从两家增加到了3家,从长远来说,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通路和渠道,对宇龙来说是好消息。2008年6月,在中国移动举行的TD终端招标采购中,宇龙酷派两款高端产品获得高端产品招标总量四分之一的采购量。9月初,在中国电信首轮500万部CDMA终端招标中,宇龙中标70万台,几乎独占了中高端的所有份额。” 宇龙通信总裁助理刘东凯对《经理人》说。 执着追求技术领先 国产手机的整体低靡在两三年前已经显现,但作为国内高端手机的领导品牌,专注于双模双待细分高端市场的宇龙酷派手机一直保持着异常强劲的增长势头,秘诀只有一个: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所带来的技术领先。 学通信技术出身的宇龙公司创始人郭德英,始终固执地坚持:企业要以技术为“支点”,并要将技术“落地”——尽管他知道,这是一条漫长而艰涩的道路,而且风险如影随形。早在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欣欣向荣,众多企业蜂拥而入,依靠完整的供应链,对各种配件进行组装,顶多在设计上下点功夫,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很少有企业去考虑做技术研发。郭德英却不为所动,一门心思投入巨资搞研发,进军高端手机市场。2003年年底,国内首款CDMA智能手机“酷派688”面世。2005年底,宇龙推出全球首款双待手机“酷派728”。而此时,国产手机的春天已宣告结束,正是由于宇龙在双网双待技术上的突破,使国产手机扬眉吐气,外资手机品牌第一次从技术领跑者成为追随者。随后的4年里,酷派一路高歌猛进,在6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市场,成为惟一能与韩国三星分庭抗礼的厂商,也成为国内真正拥有手机核心技术的惟一厂商。 在国内手机市场,宇龙最大的优势在于操作系统。当国内绝大多数手机企业通过购买手机设计企业的解决方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营销和品牌建设上时,宇龙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在打造研发团队上,每年将15%~2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宇龙的手机操作系统基于Linux和微软两大开发平台,3000多名员工中,近1300名是研发人员。目前,宇龙已经在无线通信领域拥有300多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并有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与其他国产手机厂商相比,宇龙除了产品差异化明显,拥有强大完整的产品线外,还在双待机技术方面拥有首创优势,仅这一领域的专利技术就有好几十项。 “每项技术在开发过程中都不会很顺利,而且在开发过程中,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困扰,因为在投入之初都不能明确地看到未来,但只要坚信这条路能走,就不要想那么多”。这是郭德英的坚强信念。“宇龙对智能手机、双待手机、TD及3G手机投入时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知道,有可能沿着这条路走很久都会走不通,但也一定要去走。”郭德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