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投机房地产?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美国国家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一份研究显示,2004年购买新房的美国人中,有23%的购房者是用于投资,而不是自己居住。13%的人是买第二套房子,因为认为房价还会上涨。在迈阿密,一半的买家都在出售房子。许多房子在有住户之前,可能被转手了好几次。如今的抵押金融业使购房者可以贷款更多。根据NAR的数据,2004年42%的初次购房者和25%的购房者没有付首付。事实上,买家有时能获得买房价格105%的贷款。此外,抵押机构要求借款人出示的资产、就业和收入的证明也越来越少,甚至不需要。
在美国,只还利息的按揭比比皆是,甚至有银行玩起了“负分期还款”,即贷款购房者每期还款还不足利息部分,等于是购房者旧债未还又欠新债。在加州,2005年有60%的新按揭属于只还利息或负分期还款,而在2002年只有8%。美国全国的平均水平则是1/3。这无疑是对房价的一场豪赌——除非房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借款的购房者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一些贷款是ARM(可调利率抵押贷款),使借款者有可能面对今后提升的利率。2005年,美国房价涨幅最大的几个州,ARM已经上涨50%。这些基本事实符合金融泡沫的定义。
在美国,长达三年多的低利息时期(20010103—20040630)已经让过多的资金流入了房地产业,如今连续十次加息已经很难刹住房地产热的快车。想到过去两年里美国经济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房地产,经济的风险就更大。2001年以来,2/5的美国新增就业岗位和房产市场有关,如建筑、房屋租赁和房产经纪等。如果房价跌了,这些岗位可能会拖美国经济的后腿。美国目前的利息水平仍然偏低,加之美国高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一旦地产泡沫破裂,再采取传统的减息或者减税手段的余地都很小。在其他国家的金融专家看来,美联储对房价的忧虑来得太迟——美国的低利率维持时间过长,美联储算是间接帮助抬高房价。
同20世纪90年代选择延长股市泡沫一样,这一次格林斯潘又选择了延长楼市泡沫。格林斯潘认为美国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但不至于影响整个经济。因此,他希望这个泡沫尽可能延续下去,而且,不要伤害到美国这个金融帝国的生存之本。
从2001年1月3日到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一直在降息并且使美元利率处于低水平。在此期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0%降为1.00%。总共下降550个基点。美联储到2004年6月30日才开始加息,到2005年6月30日,联邦基金利率才回升到3.25%。远低于澳大利亚(5.5%)和英国的利率(4.75%)。
而同期,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的利率变化幅度都比较小。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现金利率(Cash Rate Target)从6.25%下降为4.25%就止住了。仅仅下调了200个基点。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于2002年5月8日率先开始加息,以遏制房价过度上升,到2005年3月2日,其利率已经回升到5.50%。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回购利率(Bank’s repo rate)仅仅是从6.00%下降为3.50%就止住了。仅仅下调了250个基点。英格兰银行于2003年11月6日开始加息遏制房价上升,到2004年8月5日,其利率已经回升到4.75%。
2001年以来,美国新增就业岗位40%来自房产市场极其相关产业,如建筑、房屋租赁和房产经纪等。如果房价跌了,这些岗位可能会拖美国经济的后腿。美国目前的利息水平仍然偏低,加之美国高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一旦地产泡沫破裂,再采取传统的减息或者减税手段的余地都很小。
在其他国家的金融专家看来,美联储对房价的忧虑来得太迟——美国的低利率维持时间过长,美联储算是间接帮助抬高房价。《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应该像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那样,以提高利率和给购房者清晰的口头警告来冷却房产市场的高温。即便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现在说几句话,也可以限制不断膨胀的房价泡沫。但是,格林斯潘没有这么干。格林斯潘坚持认为美国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但不至于影响整个经济。格林斯潘拖延打击房价泡沫的时机,是不愿意美国经济受到剧烈的打击,这样,他自己也可以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