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一:正股价格向7元靠拢
如果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看好,他们就会选择卖掉权证持有股票,这类投资者就是我们定义的"股票型投资人"。一种最极端的情况是,所有的权证都被另外一些没有股票的人持有,这即是我们所说的"权证型投资人"。对于只有权证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权证或者买进股票然后行权。
假设一部分股改前持有股票的投资人不愿意在7.00元价位以下减持完其对应的股票数量,这将会导致部分"权证型投资人"出现没有股票去进行行权,则其手中持有的权证价值会完全丧失,这将会导致"权证型投资人"在行权期满前大量抛售权证,这属于单纯的"权证型投资人"所需要考虑的风险。由于并非所有的投资人都是理性的"无风险套利者",我们认为市场上肯定会出现纯"股票型投资人"和"权证型投资人"。因此,在权证快要到期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股票价格低于七元,"权证型投资人"会买入股票进行行权以获利了结或者减少自己的亏损,由于权证数量较大(为2.4亿个),对应的股票占当期流通股的50.42%,因此在正常状况下,股价会被买盘一直抬升到接近7元。这当然也为7元以下价位介入的股票型投资人带来收益。 因此,对于股改之前以7.90元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除权后的成本为6.64元,只要高于6.64元他们就能在股票和权证上都实现盈利。并且在整个权证行权期间,出现这种机会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股价在6.00元的保本点上,则股改前的投资人可以减持未能通过权证进行对冲的那部分股票(投资人持股量的40%),投资人至少可以在此股票上实现盈利,剩余的"股票+权证"则可以在风险对冲的情况下去获得收益。
情形二:两个标的市场之间不断的双向平衡
假设市场上投资人都是套期保值的投资人,他们最终选择的投资均为混合型,即"股票+等量权证",也即我们所说的"组合型投资人"的行为方式。这类极端的情况是所有买入权证的投资人都是组合型投资人,这类投资人将在权证未上市交易前卖掉多余的股票,总体来看,这类投资人在此期间抛售的股票将对市场形成压力。其中部分的股票将会被集团大股东所增持,最高将达到1.0亿股,剩余的大约1.36~2.36亿无权证对冲的股票将对前期股票价格形成压力。根据我们前面的推算,这部分股票只要在6.00元以上进行减持,则投资人将获得股票上的额外收益。此期间买入股票的将是集团大股东以及长期看好白云机场股票价值的投资人。(补充一点:原则上在过了增持承诺期限后,大股东再度进行增持的意愿将会降低,除非其认为白云机场的股票价值被低估了。因为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最终持有权证的投资人应该是那些在7元以下买入股票的投资人,他们最终依然会选择行权。)
在权证上市交易后,由于套利机制的存在,权证的价格将迅速的向"认沽价格-正股价格"靠拢。如果权证价格高于"认沽价格-正股价格",则部分纯股票型投资人会卖掉股票,从而打压股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正股价格"将不断的向"认沽价格-权证价格"靠拢,直到"正股价格"等于"认沽价格-权证价格"。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权证型投资人"会抛出权证获利了结,这将打压权证价格,最终的平衡也将是向"认沽价格-正股价格"靠拢。市场上这两种情况都应该会发生,两个标的市场之间不断进行的双向平衡行为将长期存在。 如果"正股价格"低于"认沽价格-权证价格",则必定会有持有股票的股票型投资人买入权证,推高权证价格直至达到再次的平衡。交易型机会将在股票交易市场和权证交易市场间产生,如果没有标的物的流动性溢价,则这种平衡会很快发生。 如果"正股价格"高于"认沽价格-权证价格",则先期买入"股票+权证"的组合型投资人会选择卖掉股票和权证,获利了结,而不会再去进行行权。由于权证后于股票复牌上市交易,因此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大,除非看好白云机场股票的投资者占上风,主动推高股票价格。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没有股票的权证投资人会卖掉权证,因为权证的价值会随着"正股价格"向"认沽行权价格"靠拢而下降或彻底丧失。总体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认沽权证的存在,股票的真实流动性将会下降,白云机场1.36~2.36亿无权证对冲的股票将成为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力量。白云机场流通股票在认沽权证行权期间的稀缺性溢价将得到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人面临股票抛售压力的风险,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1年的权证有效期间内将出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