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讲述危机发端的真实内幕:恐慌害死熊》
前言 专家们曾认为美国金融系统的末日即将到来,以至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得不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经济崩溃,并且这一崩溃将会带来的影响的力度和深度将是难以估量的。贝尔斯登的倒闭将会成为未来几年内的研究对象,并且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将得出的结论是这件事情本应该有更好地解决方式。然而,贝尔斯登的倒闭之路与其他举世瞩目的类似事件所走过的路相比却并无太大不同。比尔.邦博和安德鲁.斯宾瑟站在那些所有身家悬于一线的当事人的角度上,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犹如置身其中。

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日渐衰落和最终灭亡呢?其实只是一条谣言而已,一条老套的贝尔斯登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谣言。众口铄金,谣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位勤奋的大众心理研究专家古斯塔夫.勒.邦早在十九世纪就知道谣言的力量有多大。他清楚的定义了把某种想法或信条灌输给大众所需的基本条件。 对一条足以毁灭贝尔斯登的谣言来说,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人们需要了解一些事件或状况来做一个心理铺垫。毫无疑问的,人们已经预期到金融系统中将会有一场大的灾难发生。被大肆渲染的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事件、众多金融公司的大幅资产减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混乱等等只是众多大众心理铺垫中的几个。然而,铺垫只是为一个谣言的启动做好准备而已。 下一个必备条件是确认,正如勒.邦所说:“简洁的、不带任何推理和论证的确认是把一个想法植入人们心理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越简明越具分量,如“贝尔破产了”,或者“高盛将与贝尔断绝业务往来”。但是,确认只有在被反复强调时才会起作用。这便引出了生效谣言的第三个必备条件—重复。再次引用勒.邦的话:“被确认的概念通过重复来加固在人们大脑中的地位,以至于最终作为经过论证了的真理而被广为接受。能最好的完成“重复”这一任务的角色莫过于夜以继日疯狂工作的媒体们,毕竟,谣言是很好的新闻材料,尤其是当谣言能够证实公众们的某些猜测时。 坚持每天看财经新闻的人们可以体会到,在把谣言转变成大众心目中的真理的过程中,必要的“重复”是多么的有效。但是“重复”并不只是出现在电视、收音机、或报纸杂志这些领域。如今,你只需进入谷歌的财经频道,输入一个股票代码,查看关于这个代码的新闻,当你无数次地读到同一篇文章,并且均来自不同出处时,“重复”就发生作用了。当谣言被有效且一致地重复时,它就会上升为一种舆论,进而口口相传,蔓延开来。大众对于舆论只有盲目接受,而从不采用理性的思考,因此任何观点的推广都是靠“接触式”传播。你只需访问博客世界或无数的社会网站就可以知道谣言传播速度之惊人。这时,谣言已不再是谣言,且已无法遏制。那些抱怨谣言不会停止的人事实上并没有意识到谣言的传播已经到了病毒扩散般的阶段,它之所以不会停止是因为它现在已经是“事实”。邦博和斯宾瑟在书中对贝尔财政危机过程的叙述与勒.邦的理论如此的吻合,恰恰可以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实证研究案例。有趣的是,就连比尔.邦伯这样的内部人士对谣言的力量也感到迷惑不解,且媒体无情的反复的攻击性报道竟然是贝尔境况加速下滑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