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咨询师为你指点人生迷津:大学不知道》
之前的一切不过是演练,他开始用心地应聘新东方,对其他机构就没有再去做特别争取。从这里开始,他的人生故事将掀开激动人心,同时也是摧残人心的一页。 从走到北京新东方的前台说“我要应聘成为新东方老师”,到正式得到新东方的录用,他总共花了五个月时间,前后被安排了11次试讲。 不是每个新东方老师都要经历这样严苛的筛选,有些年轻老师也许是在某些场合,比如英语竞赛中被发现,直接就得到了新东方的邀约;有些年长些的教师在进入新东方之前就有着令人咂舌的从业背景,也许还是被各部门的主管处心积虑地挖来的;有些新东方教师是其他新东方老师的朋友、家人,得到内部引荐。虽需通过正规的试讲和学生评判,但他们往往不需要像他那样只身一人面临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求职境遇。 他走到了新东方前台,说要应聘成为新概念教师。一个部门主管走出来,跟他简单地聊了聊,又叫过来另一个老师一起坐下来听他试讲。他有相当充分的准备,但面对两位资深教师毒辣的审视目光还是有点慌,讲课风格(如果说有风格的话)有极明显的模仿痕迹。他大声的激情演讲是在模仿疯狂英语的李阳,谈笑和发音有点类似王强。听了一段之后,那位主管冷淡地说:“你对新概念课程还不熟,不如去应聘更需要新老师的PETS部门,请再好好准备一下。” 他对PETS考试不熟悉,迅速找来所有可能得到的资料,其中包括新东方老师的教学视频,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琢磨、练习。他大声地讲,再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反复听。他在知识点中穿插进英语文化的内容,设定好调剂课堂气氛的笑料,终于准备出了一节自认为完美的课程。他又打电话预约,开始了第二次试讲历程。 这一次有五位老师(其中的两三位老师后来成了他的私人朋友,有一位在之后的应聘过程中给了他特别的帮助),他们在会议室里排开阵势试听。他觉得自己不会在学生面前紧张,但是面对五个讲过无数遍类似课程的老师,他有些脸红。总算按照设定的步骤运转完讲课的程序,几位老师给了他鼓励和点评,但部门主管的意见是:“我看你还不行,也许学生会认可你。现在有正在课间的班级,你马上站台上去讲半个小时试试。” 学生面前的试讲结果出来了,满分5分的打分制中,他得到了4.25分。他很担心,去问及格的标准,听说只有4.3分以上才是被接受的成绩。 他梦游般钻回简陋的窝里,舔舔伤口,抹抹眼泪,决心再战。他重新整理了思路,结合几位老师给出的意见,以及学生对他讲课的现场反应,他明白自己讲得不够清晰、不够浅白,也不够娱乐。他领悟到作为一个新东方老师,最大特点不在于其英语水平高,而在于中文的强大表达力和在课堂现场的强大感染力。他面临的普遍状态是:这些饱受中国传统学校僵化英语教学模式摧残的学生,并非都有相当的基础和强大的好奇心,并非都自愿深入探求英语内部的微妙之处。首先得点燃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之后一切才有可能。 他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向魅力化方向发展——牵住学生容易发散的注意力首先得陶醉自己。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完全过着一种自我封闭、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之后,他再次强撑着自信出现在主管面前,“虽然我讲砸了几次,但是百炼成精,这次我肯定能行,一定要成为新东方老师!” 又经过给不同老师试讲和给学生试讲的过程,他先后给完全临时由新东方学员组成的免费班讲过四节课,得到了惊人的高分。当他带着这个分数来找那位主管,主管狐疑地看着他,觉得这不是真的,是不是他雇了一群亲戚来给自己打分?在难以定夺的情况下,这位主管把他推荐给大部门的主任,这时又出现了另外一段插曲。 他在应聘新东方的简历上写明是本科毕业,到这时他才向主任坦言自己是退学生,并没拿到学历。主任听了有些不悦,他预感到当年在另一家机构应聘落败的情景仿佛要再现,悲剧即将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