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1)



系列专题:《咨询师为你指点人生迷津:大学不知道》

  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标准化的好学生,她是如此优秀。但是,在我的大部分文字里,“优秀”几乎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见过如此多找不到北的优秀学生,我们也见过如此多走投无路的优秀员工,到底为什么呢?

  她就读于一所高考提前批次录取的学校,同班里很多人都带着可考进北大、清华的分数进来。尽管这样,她的成绩、排名也都非常好,社团活动积极,参加校际比赛获奖,副修经济类专业,还兼职做一个英语网站的外国人专访栏目。她还想去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研究生,因此忙着考托考寄……

  当如此这番介绍了基本情况后,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标准化的好学生,她是如此优秀。但是,在我的大部分文字里,“优秀”几乎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见过如此多找不到北的优秀学生,我们也见过如此多走投无路的优秀员工,到底为什么呢?

  这些优秀中似乎有太多无意识模仿的成分,缺乏自主精神和原创性。很多优秀者的目标是基于对身边“牛人”的模仿,而不是作为个体的真实诉求。因此,这些优秀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她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的这个梦想,很可能是基于“许多人毕业都去了常春藤盟校,我也想马上去一个”这样的模糊意识。我问她为什么想要去哥伦比亚大学读新闻,她说是想要毕业后做一个更好的记者。我问,如果不上哥伦比亚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吗?她回答,去了会更好。我又问,你觉得自己申请哥大的优势在哪里呢?假如现在有一千个在著名媒体有记者经验的竞争者,和有一千个从新闻传播学科班毕业的人,你怎么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她说,这正是我很疑惑,要来问您的问题。我回答,这也正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记者梦是踏实的,就应该先做出成绩来再申请哥大。为什么?请听我解释。

  按照一般的发展路径,像理工科或文科中的纯学术研究类专业,直接读研或去留学读研都是对的,只要你真的喜欢这些专业。一些应用型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律,也需要更系统的训练才能开始执业,这些专业在美国的学生也是要直接进入医学院、法学院去拿M.D、J.D的。而对于更大量的实际工作而言,尤其是以跟人打交道为特色、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学科,坦率地说,更高级的学校教育并不会给人带来格外大的竞争优势。更高级的培训是在行业里,是在行业里声名显赫的公司之中!而未来,你也可以去大学进修,以访问学者或读硕士的形式。这时,大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向你提供了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高端交流平台,人们在这里交流、探讨,学习新思维,掌握先进技术。如果你没有在一个专业里的浸泡和一个行业里的发酵,你的劣势将会很明显。第一,你很难为老师和其他学生提供价值,因此大学不容易录取你。第二,即使你进去了,很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知识,对别人的经验分享也很难有共鸣性体会。第三,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如果你当初是读本科的话,那是值得的。但是这种研究生教育是用来增加你手里的就业筹码的,而不是用来浪费你积累行业经验之良机的。所有以跟人打交道为核心的专业,行业竞争力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书本知识的丰富与学历的提升。

 第5节: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1)
  从金钱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留学计划,对于大部分应用型硕士,不要指望有全奖,因为校方不需要通过发奖学金来鼓励国际学生来此“做研究”。因此,即便有各种资助可能,还是以自费留学的形式为主。读这些国外大学的学费可能是中国家庭的多年积蓄,不能不精打细算。有两种情况可以不考虑这种资金代价。第一,你来自亿万富翁家庭。第二,你不需要父母的投入,可以自己支付学费。

  就你的情况而言,不是你不应该留学,而是你的这种留学计划应该适当推迟,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不是你要上哥伦比亚才能成为最好的记者,而是你要成为最好的记者或者至少明显表现出这方面的潜力,那时候进退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如果我不马上去念哥伦比亚大学,而是先选择就业,我怎么能去最好的媒体,做最好的记者呢?她感到疑惑。

  对,这才是我能跟你探讨的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你前途问题的核心。怎么样成为一个最好的记者,那些中国最好的记者能告诉你吗?不能!我能告诉你吗?也不能!

  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第一,最好的人才是自我教育的结果,不是量化教育的产品。第二,做一个好记者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采访、写稿、发表(仅以平面媒体文字记者为例)。第三,成为好记者的重要途径,就是采访报道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来影响社会现实。你在这些方面做了什么准备呢?

  她说,我在一家英文网站做人物专访,但影响力很有限。

  我说,那么你的人物专访跟别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仅仅是完成任务式的,还是对此有什么特殊好奇心呢?有些记者做人物专访,你会明显感觉到其在探寻、在发问,以期望能获取有价值、有意思的信息,让两个人的话题都活跃起来。有些记者做人物专访,是一种没事找事的问法,有一搭没一搭,被采访的对象恨不得睡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采访水平的区别吧。她说。

  对,水平是有差别的,但我理解的最大差别在于,你为谁而采访?你是不是对你的采访对象,对你问出的问题真正感兴趣?比如我自己写东西,是因为我被一个问题深深吸引,我看到的是我们体制化的教育有时偏离了一些基本的常识。什么常识呢?社会的常识,人生的常识,人性的常识。我们没有必要将原有的教育体制一下子打翻重来,但是我要告诉所有可以听到的人,警惕你所接受的教育,不要全盘接受(尽管也无需全盘否决),它们可能会成为你很大的人生障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9859.html

更多阅读

第35节:把客人的胃口养大(1)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态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每当想起这个故事,我心里除了感动,更有许多的震撼。我不断地思考,以房仲业①为例子。如果房子成交后,在屋子摆一盆花,客人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而身为运将的我在计程车服务里,要如何去做才

第5节:计较,是贫穷的开始(1)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态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1-2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与其茫然在街上乱晃兜车,还不如到人多的地方守株待兔。  我规划出几条黄金路线后,就掌握一个重点:人潮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首先,我每天早上开车在几个知名会

第40节:只问耕耘的踏实态度(1)

系列专题:《职场宝典: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3. 只问耕耘的踏实态度  曾国藩曾说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他却收获最大,成为万人效仿的枭雄。他的成功就是由于他能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不去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烦恼,更不会让它

第30节:薪水之外的热情更重要(1)

系列专题:《职场宝典: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7. 薪水之外的热情更重要  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有过求职经验的人知道工作来之不易,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明白工作价值几何,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有志之士更深知工作的重要性。男人需要

第28节:你才是工作的主人翁(1)

系列专题:《职场宝典: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6. 你才是工作的主人翁  对于成功人士"能者多劳、日理万机"的本领,人人都很羡慕,甚至有人虽已年届古稀,却仍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让宝贵的人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映出生命的最高价值。他们

声明:《第5节: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1)》为网友古城小巷红尘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