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就财富人生:大萧条时代投资理财策略》
5?要投资不要投机
![第7节:要投资不要投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43927623681.jpeg)
西方国家的投资理财大师,常常告诫人的一句话就是:要投资不要投机。 投资与投机有着巨大的区别,其中在投资理财的理念上更是有天壤之别。投机者,目光短浅而冲动,因而赚一时的小钱,甚至赔钱。投资者,目光长远而理性,因而赚长久的大钱,从而成就财富。 美国理财大师格雷厄姆这样定义投资与投机:投资是一次成功的投机,而投机是一次不成功的投资。投资是一种理财,是根据详尽的分析,在确保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基础上的资金运作。讲求的是一种长远的、稳健的、战略性的理念,最忌盲目冒险跟风。因此,要理财就必须投资而不是投机。 一些人,投资与投机不分,结果是在理财生涯中经常出错,就这样在混乱中丧失致富的机会,甚至在混乱中亏损。 投资大师巴菲特将投资形容为马拉松长跑,起跑时不要抢在前头(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在中途一时跑得快也不一定会赢(不追求投机的高额回报),关键是要坚持下来跑完全程(不要亏空出局),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笑到最后。 巴菲特投资股票的策略也是避开那些所谓高速成长、光彩夺目的亮丽公司,因为其中投机的成分太重;而是选择那些增长速度中等但能持续稳定增长的公司来投资。巴菲特的这种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念,在买卖中国石油股票中就可充分体现出来。当2000年,中国石油H股的股价被严重低估时,巴菲特以投资的眼光和方式,以几元的价格购买并持有中国石油长达7年。到了2007年,中国石油H股的价格达到30多元时,巴菲特认为已经达到他所设定的投资价值了;如果这股票再涨,那么投机的成分就浮现了。此时,他果断地出售中国石油H股。这期间,虽然他少赚了一些钱,但却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的忠实体现。 过度的投机,不仅不能让你赚钱,还会毁了你之前所取得的投资业绩。 有一份资料说,在中国A股早期通过投机发家的人,绝大多数人后来都“回到了解放前的穷困生活”。他们在快速致富时,尝到投机的甜头,就误认为投机是致富的最佳方法,以致更加贪婪,继续投机,直到最后输得精光。因此,有人说:投机是毒药。做投资,首先要“远离投机,远离毒药”。 要做到投资不投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在当今,投资理念优者胜,这已经成为投资理财界的共识。投资理念正确,就要求理念要与时俱进,在新理念形成与兴起的初期,跟上理念的步伐就能获取到市场的超额收益,但在某种理念发展到被市场滥用时期,再来追崇这种理念,则很可能是危险的。在投资理念随市场背景和行情特性发生变化之后,还固守于原来的理念,则必定会成为市场的落伍者,市场风险的承担者。 其次,要对投资收益有一个正确的预计,不能盲目提高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因为,如果将投资收益盲目地定位在年收益100%,这么高的投资收益奢望就会不知不觉地引导你去投机,以博取高收益来达到这个预期。但事实上,这种高期望的投机,很可能带来的只是低收益甚至是亏损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