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 第18节:第一章 美国经济衰退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18)



系列专题:《中国对美国意味着什么:谁来拯救美国》

  更为欣喜的是,在铁路建设整体实力提高的基础上,我们又创造了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于2003年1月7日正式开通。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并实现了持续安全平稳运行。我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奥运会投入运营。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运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事实上,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此前,武广、郑西等20多条时速200~350公里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建设。随着一批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加上既有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将初步形成。有关数据显示,未来3~5年内,武昌?广州、郑州?西安、石家庄?太原、温州?福州、广深港的广深段、胶东?济南、哈尔滨?大连等16条时速200~300公里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相继开工建设,建设规模达到5 600公里。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成快速客运网络,基本建成大能力的货运信道网络,一个发达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

  铁路业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使得货运量也直线飙升。铁路方面的数据显示,1978~2007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由8?15亿人次增长到13?57亿人次,增长66?5%;货物发送量由11?01亿吨增长到31?42亿吨,增长1?6倍;总换算周转量由6 438?41亿吨公里增长到31 013?31亿吨公里,增长3?8倍。铁路目前承担了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务,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铁路大规模提速。从1998年到现在,通过六次大面积提速,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了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既有铁路线时速120公里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 227公里,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 1 019公里。省会城市之间,以及大的中心城市之间列车运行时间,比1997年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前普遍压缩了一半。

 经济衰退 第18节:第一章 美国经济衰退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18)
  公路、铁路建设规模的大力度投入,不仅可以加快完善公路、铁路网的大面积展开,改善全国的交通运输状况,还会对能源、钢铁、水泥、机械、有色金属、电子电器、橡胶、玻璃、铝等有色金属诸多行业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进而为扩大就业提供大量的新岗位。这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认为,“假如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的是以公路基建投资为主拉动内需,那这一次会以铁路投资为主。”并且“铁路建设还将直接提供150多万个就业机会,这并不包括铁路系统的职工。”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决定通过大规模修筑铁路来刺激经济,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达2万亿元。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铁道部《中长期铁路规划》,2006~2010年间铁路建设投资将达到12 500亿元,铁道部每年发行债券的额度也在以200亿元的速度增加,2006年发行了400亿元,2007年发行了600亿元,2008年计划发行800亿元,截至目前已经发行了400亿元。中国铁路的大规模投资向世界人民展现了飞速发展的“中国速度”,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飞奔的中国铁路。

  改革初期,人们常有疑问“经济翻两番,能源怎么办?”不可否认,那时我国能源生产能力还很低,能源供给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形成的能源供给矛盾一时很难解决,主要表现在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而且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但由于能源不仅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增加能源供给。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同时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和能源生产的大力气投入,30年来我国能源产量大幅度增长,能源供给矛盾也得到了缓解。数字也许能够更直观地说明一些问题。图2?5是1980~2005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008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经济衰退 第18节:第一章 美国经济衰退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18)》为网友不暗的黑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