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赌局:华尔街崩塌深度解密》
把伯南克看得如此透彻,可谓是料事如神也!真不愧是东方中国的骄傲。暂且把他们的观点写在这里,立此存照!伯南克在遥远的中国,有这么多知音,也算是不枉做了美联储主席一场了。当然,作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中国也有几分了解。 伯南克对中国经济相当关注。他曾评价称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步,并称人民币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他指出,美国和中国经济紧密,是世界两个增长中心。从贸易和投资角度来讲,中国是美国的巨大机会。伯南克表示,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稳定、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国内消费能力的关键。人民币币值低估提高了资本流入风险,投机资本通过人民币升值获得资本收益。而投机资本流入则进一步促使中国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冲销干预。 背格林斯潘的黑锅 伯南克在被布什提名担任美联储主席后发表感言说:"如果我被参议院确认担任这一职务,我的第一优先工作是保持格林斯潘时期确立的政策和政策策略的连续性。"他还说:"我将竭尽全力,并在我的美联储同事们的合作下,帮助确保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作为格林斯潘"最合适的继任者",他能否延续格林斯潘的神话?在伯南克两年多的美联储掌门生涯中,他始终没能摆脱格林斯潘的"阴影",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拿他和他的神奇前任进行比较,对他的各项决策评头论足。2007年初,伯南克提出,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立刻有人把格林斯潘此前发表的唱衰美国经济的言论拿出来,认为伯南克在和他的前任"唱反调"。一年后,2008年3月,此时次贷危机已经开始蔓延,伯南克承认,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但他仍然坚持关于美国经济将在下半年加速增长的观点。他的这两次公开表态,时至今日,都被看成他缺乏对美国经济准确 预判的证据。
![win8对话框显示不全 第37节:第六章 与庄家对话(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51221730275.jpeg)
2007年5月,伯南克和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就美国宏观经济走势发生了一场"口水战"。伯南克在美国国会就经济问题作证时指出,目前美国的经济前景近乎完美,经济在接下来两年将会继续温和增长。 伯南克认为,当前美国的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维持着"黄金组合",2007年的GDP增长率有望维持在2.5%~3%;2007年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在2%~2.5%,2008年将会下降到1.75%~2%;失业率将维持在4.75%,接近美国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的自然失业率(4%)。因此,美国经济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格林斯潘则多次指出,不能排除美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该可能性高达1/3。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看淡的原因是,多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的持续增长已经接近尾声。首先,企业利润经过此前的大幅增长后开始趋于稳定;其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降并未见底,众多机构表示次级房地产贷款市场的违约率正大幅增加;再次,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依附大于此前任何一个阶段,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形成的不稳定金融格局有受到冲击后突然崩盘的风险。伯南克还没有来得及创造出让人津津乐道的成绩,就遭遇了美国70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暴。毫无疑问,在这场风暴下,伯南克首当其冲成为全球"讨伐"的目标之一。各国政要、各路经济学家纷纷就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救市时机的把握进行措辞严厉的批评甚至抨击。相比于格林斯潘的窘境,伯南克的日子也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