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赌局:华尔街崩塌深度解密》
当年,股市影响美国经济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中时,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代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胡佛"这个词成为出场频率最高的词语,城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不知道在一些擅长恶搞的人们眼中,会不会创造出一个新名词出来,给因为按揭贷款拖延无法还上的次贷人群取一个"布什人"的新名词。在一片片因为次贷而废弃的小区里,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灵机一动,称这为"布什村"? 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1933年初,总统柯立芝在死前4天还哀叹道:"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 呼:"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在大萧条中,企业破产l09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 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纽约大街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流浪人口达200万,仅纽约一地1931年一年中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全美有33万儿童失学,女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冒着怀孕的危险以10美分一次的价格到街上卖淫。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大萧条引发了美国社会一系列阶级矛盾,斗争浪潮遍布全国。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要让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但由于胡佛在后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了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