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是城市化。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指标是城市化率,什么叫城市化率?就是在城镇生活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03年底,我们达到了40%左右,同时在2003年我们还达到了另外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就是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指标联系起来看的话,在人均GDP 达到一千美元的这些国家,它的城市化率是多少呢?平均在50%左右,还要多一点,我们就算做50%。接下来问题就产生了,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十年内达到目前世界上人均一千美元地区的城市化率的水平,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我们把人口成功的控制在十四亿,我们的城市化率增加十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未来的十年,中国至少要有1.4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居住。这是史无前例的,是非常剧烈的经济过程,不仅会改变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也会改变全球很多方面经济运行的格局。去年为什么全世界的钢铁涨的那么快?为什么运费涨得那么快?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带动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汽车住房的投资,进一步带动了钢铁、水泥这些行业。
1.4亿意味着什么?1.4亿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新增的人口如果组成的城市会出现十个北京这样的城市,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需求,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同时也成为考验不同地方政府、不同城市能否吸收这些新增人口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寻求相应的融资安排的重要课题之一。能够比较好的为基础设施提供融资的城市,就能够比较好的吸引这些转移到城市的人口,那么它在中国整个城市带中的重要性就要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简单的仅仅说哪些城市是直辖市?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局级城市、处级城市,实际上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这些级别并不重要,经济上的重要性是决定性的。大家如果到苏南去调研就可以发现,苏南这些地方的县级市市委书记,如果是要给他提拔到省里去,到南京去,他往往会想很多办法不愿意去,这是由经济上的重要性和行政级别的重要性相比较,经济上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所决定的。
上述是从一个比较低的增长速度来估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实际上,从1985年到200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递增4.2%,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6.2%,高出城镇人口增长率的2个百分点。如果我们在在未来的二十年之内,我们做一个比较乐观的预计,如果我们的城市化率按1985年以来的速度增长上去的话,意味着一个更大的数字,意味着在2020年我们的城镇人口会达到10.5亿人,比2002年的5.5亿人高出一倍,按照1985年以来城镇扩张的速度,城区建设面积将达到7.7万平方公里,与2003年的2.6万平方公里相比,翻了两番。
刚才做的一个最基础的预计,就是未来十年至少1.4亿人转移到城市,还是按照实际上1985年以来增长的速度的预计,未来二十来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可能意味着城镇生活的人口要翻一番,城区的面积要翻两番,在这两种情景下,都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融资,基础设施的融资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伴随着我们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基础设施的投资占GDP 的比率在不断的上升,上个世纪的80年代,基础设施投资占GDP 的比重大概仅仅在4.4%,到九十年代迅速上升到7.5%,目前大概在8%到9%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在可预期的将来,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会超过GDP 的13%,伴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所需要的巨额融资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一点——城市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会显著的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必然需要巨大的融资,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形成不同形式的城市病。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中央拨款这种原始的融资方式建地铁,可能北京再过十年(地铁)也就是1号线2号线。所以大家不要老是抱怨说,北京的交通就是这样,车辆太多,人太多,没有办法。实际上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其中包括合理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融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