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中,发起人投入的股本所占比重很小,项目的大部分风险被分摊到多个投资者身上,单个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有限,从而使更多人愿意投资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和交通运输、电力、化工、农林业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巨大的投资,资本需求量高达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单个公司或政府难以完全承担这类项目的投资风险,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如国际信贷)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更倾向于选择采用项目融资方式。 BOT融资属于项目融资中新兴的一种方式,BOT是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所谓BOT项目融资,是东道国政府与私营财团的项目公司(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公共基础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设施,并通过提供产品或收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合理利润。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BOT项目融资的典型特征就是在减少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项目公司的债权人对发起人无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项目靠自身求发展,今天以未来作担保,最终移交项目给政府。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BOT项目融资已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代表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形式。中国等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吸引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的阶段,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许多亟待建设实施的项目,同时又不希望这些项目对政府的财政预算有太大影响,因此BOT方式一出现便被迅速引入到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去。 目前对BOT项目融资方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如何采用创新结构来使项目风险分配更为合理,另一个则着重于如何规避项目本身风险。
BOT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设阶段的风险和营运阶段的风险。
研究参考方向:如何规避营运阶段的风险即市场价格风险,考察签约双方在制定合同的价格公式时如何较好地降低运营阶段的市场风险,从而增强整个BOT项目产品购销合同的经济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