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幅度下挫之前,有一种论调,其大意是说:新经济时代,资本是免费的,特别是对网络公司更是如此,云云。后来,大约是2000年情人节刚过几天,纳斯达克一片愁云惨雾,原来大家心目中的“免费资本”突然间似乎又消失了。
这难道是那位大师在玩魔术吗?老实说,如果是魔术,大家从一开始就知道它绝对是假的。但是,“免费资本”又不是魔术,它是一种新的市场现象。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资本从来就不是免费的,资本的本性永远是要求获得尽可能高的回报。“免费资本”之所以象魔术,只不过收回投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而已。
对于这种改变,现代人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人云亦云,认为真的有什么“免费资本”,可能就会自欺欺人。特别是那些在资本市场上用自己的资金博取投资回报的投资者,更加应该保持120分的清醒。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报道:
(2000年3月一个星期二的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在旧金山的一家小公司里,一位名叫戴夫的年轻人自信地表示,“一旦我们公司的股票获准上市,我会为自己购买一架波音747飞机以示庆祝。”这小伙子为何口气这么大,原来6个月前在硅谷呆了一段时间后,他抵不住诱惑组建了一家风险投资“孵化器”公司,赶赶风险投资的浪头。该“孵化器”公司以公司股份换取他人的创意,并将这些创意转化成生产力,形成经营良好的新兴企业。戴夫则期望2000年晚些时候,公司可以获准公开上市,估计到时公司的资本市场价值将高达100亿美元,而他的股份一旦兑现成现金,数额也将是惊人的,买一架飞机实在是不足挂齿。)
这样的故事,大家看到过许多。一段时期,许多媒体都刊载过这样的故事,戴夫这个故事的结果好象并不圆满,他的公司后来破产了。
“免费资本”的规模
美国最近两年的风险投资资金数额巨大,约为全球风险资金的3/4以上,相当于美国前20年风险资金额的总和。仅1999年就有创纪录的560亿美元注入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而在1990年,该基金总额仅为30亿美元。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真正投入到新兴公司的资金数额也大幅度上升,仅2000年头一季度,就有227亿美元冲入新兴高技术公司,1999年同期该数额为62亿美元。估计2000年美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将超过700亿美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所有数字都不包括各大型企业、公司内部的风险投资基金所投向公司附属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额,而1999年有200多家大型公司曾作过类似的投资活动,这一数字比前年增长了两倍。同时,上述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富翁们直接投向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该数量也相当大。与1999年美国公司全部投资量高达1.2万亿美元相比,风险投资额所占比例实在微不足道。风险投资的潜力仍十分巨大,现在的风险投资热可能还是刚刚起步,与传统的投资建厂式的投资方式相比较,风险投资在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大众。
我们知道,风险投资领域也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美国富翁,这批人现已成为风险投资业资金的主要供给人,他们把从风险投资中获得高额收益重新投入到该领域。这批人的屁股后面整天跟着一大帮风险投资公司或高技术新兴公司,因为这批新富翁不仅拥有资金,更重要的是还拥有在风险投资行业闯荡的丰富经验和门路。许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把希望寄予有朝一日能够获准上市,但真正能将希望化为现实的公司毕竟为数不多。由于风险投资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而且,事实证明项目投资的成功率非常低,能够上市的公司往往不足1%,因此,全部投资必须通过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变现来收回。风险投资家希望从上市公司中收回10倍到100倍的回报。
风险投资业的兴衰与经济繁荣、衰退周期极为吻合。经济繁荣时期,投资者趋之若鹜,股票价格也飙升不断。一旦经济走弱,风险投资也步其后尘,一路下滑。基于这一理论前提,一贯强劲支持风险投资公司股票的纳斯达克股市出现风吹草动,迅速波及到风险投资行业。
如果所投资的公司不能上市,免费资本就会减少。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实例:2000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狂泻的事实给这批人以当头一棒。从2000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证券集资活动锐减,华尔街股市第二季度的表现,由火爆转为疲软。纳斯达克指数4月份大跌,令招股活动大为收敛,在6月底,有数十家公司搁置上市计划。市况波动同时也影响投资公司安排的集资活动。投资公司第二季度在美国安排的集资总额为4510亿美元,比1999年同期减少24%。美国市场第二季度的债券发行和招股数目,也由1999年同期的5047宗减少到3823宗。投资公司第二季度包销新股总额大跌45%。
1999年,标准普尔500家指数上涨了19.5%,而纳斯达克指数周期竟上涨了85.6%。据“风险投资经济学”的统计,1999年度,风险投资基金的名义回报率惊人,高达150%,尽管将上述回报转化为现金并不十分容易,但毕竟其收益够吸引投资者的。1999年许多风险投资公司近2/3的收益无法真正实现。尽管如此,1999年风险投资公司的实现收益仍高达50%,这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因为它远远高于风险投资长期年平均收益率20%的水平,更不要说80年代后期风险投资的低收益了。
“风险投资”的投资回收方式更加依赖资本市场
公开上市虽然能带来巨额收益,但在上市之前,投资者将资金锁定在风险投资公司内,在公司获得丰收之前,投资者不闻不问,不必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不必了解公司表现究竟如何。根据1999年的数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开始倾向于成长性强、利润薄的风险投资公司。同时,1999年公开上市发行的公司中只有25%在上市时是盈利的,而过去15年里这一比例一直在68%左右。投资者的这一想法与传统的风险投资家的想法有相似之处,因为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只能从其投资的20%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在其余80%的公司的投资基本是有去无回,颗粒无收。
为什么说“免费”是不存在的?
进入20世纪最后20年之后,现实生活中的风险投资者,其实在一个三维空间中运作。一维是商品和服务的盈利空间;二维是公司股权运作空间;三维是证券市场上股票的上升空间。所谓三维空间,实际上代表了三种资源。现代社会经济主张全方位地利用这三种资源。
投资所代表的意义是:投资者向特定企业投入一笔资金,企业拿着这笔钱开展经营活动,比方说建立一个网站,就要招聘专业人员来从事编程、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等工作。企业具体怎么经营管理,这是经营管理专家的事情。即使企业经营情况非常好,投资者也没有指望从投资分红中收回投资,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公司给投资者一份投资的证明文件,也就是股权证书,表示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拥有股权。股权证书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享有相应的权利。作为专业的投资公司,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公司的上市和手中股权的变现。在资本运作这个环节上,投资银行是专家。他们有能力按照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偏好,对自己所投资的公司进行包装、推介,使广大投资者愿意接受该公司的业务、商业计划,也相信投资银行家关于该公司的盈利预期等等,从而愿意在证券市场买卖该公司的股票。
第一种回收模式:投资者投入——企业组织生产商品和服务——货币收入——产生利润——向投资者分红。这个过程至少需要等待20年以上,在美国,单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平均每年不到15%。我们生活在资本的三维空间之中,采取这种模式回收投资机构越来越少,因为他只是利用了商品和服务的盈利空间一个资源,因此效率非常低。
第二种回收模式:投资者投入——取得股权证明——转让股权套现。完成这个过程一般比较困难,因为一个好的项目,如果有人需要,说明就有可能公开上市。因此,很少作为风险投资的回收方式。
第三种回收模式:投资者投入——取得股权证明——包装上市——在证券市场拉高股价——卖出股票套现。完成这个过程一般只需要3-5年时间,而单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平均每年达到100%或者更高的水平。
那么,风险投资者是否具有能力充分地利用三维空间呢?对于商品和服务能否盈利,风险投资专家和他们的专业财务顾问们拥有发言权,有的项目在短期内尽管没有盈利的可能,只要他们说盈利空间很大,也还是有人会听信他们的权威报告。那么,只要有人愿意相信特定项目的盈利能力,就有人愿意买进这些公司的股票,这就是证券市场炒作;一炒作就有上升的空间;一只股票一旦突破某一特定价位,就能够打开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想象空间。我们知道,当市场情绪达到某种热度时,机构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就会大幅度地升值。在新闻媒体和各种专家的鼓吹之下,少数具有领头羊性质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会直线上升。为后面紧跟的股票树立一个样板。也打开了同类股票的上升空间,最后可能是鸡犬升天,垃圾股也达到不合理的高价位。这也就是我们在1999年末和2000年3月看到的情况,全世界各国的网络股暴涨现象。
从全社会整体上看,或者说,从宏观面看,真正意义上的“免费”资本是不存在的;因为借助于资本市场这个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大多收回了他们的投入。当然,就接受风险投资的项目公司而言(这是微观角度),有些投入看起来似乎是“免费”的,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如果失去了经济成长的基础,失去了投资者的追捧,失去了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价值,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就不可能出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免费”资本也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纯粹炒做的“风险投资”,他们象征性地投入几十万元资金,主要目的是让各种媒体为它们做立体化的宣传,其目的是在大众媒体上做免费广告。这种行为与“风险投资”的原意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