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贸合作区 与京经贸合作四川“猎取”500亿

 境外经贸合作区 与京经贸合作四川“猎取”500亿


      近期结束的四川-北京经贸合作发展周取得圆满成功:四川和北京企业界在期间签订了大批经贸合同和协议,涉及能源、电子信息、中医药、加工制造、旅游、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总金额预计突破500亿元人民币。北京的投资方有北京知名企业、中央驻京企业和外企北京分公司。签订的合同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包括化工巨头SK在自贡投资2亿美元的化工项目;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投资14.5亿元的隆黄铁路纳溪-叙永段,北京国宏天合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的广德、灵泉风景区开发项目以及世界银行投资12.6亿元、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燃料项目。四川和北京市还签订了《促进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的协议》、《商务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合作协议》、《劳务合作协议书》和《互组旅游客源协议》。四川和北京经贸合作、互相交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保证北京市的物资供应,四川的生猪、白糖、蔬菜、水果、家禽等直接供应北京。与此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战略后方建设,北京市的长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一批军工企业迁入四川,为四川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四川和北京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从2001年到今年上半年,北京企业(含中央直属企业)在四川的投资额达到166亿元,占全省引进省外国内资金总额的1/5。

       据悉,四川此次达成与北京的多项合作,是其大打投资、贸易、旅游、文化的“一体牌”,继成功“出击”香港、澳门之后的又一“辉煌战果”。从地理上看,京川相距何止千里?而京冀相邻一衣带水!四川长途跋涉载誉而归,我们应做何感想?多年来,省各界致力于研究并推崇京津冀一体化,还将一体化之后的原因归结为区域壁垒导致产业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产业结构非常类似导致经济竞争的动机强烈而开展互补性合作的动机很低、外向型经济落后导致利用外资的数量差距很大、北京经济辐射力不足等诸多原因。前三者或可认可,第四者则应争议——毕竟“京资川行”就发生在我们鼻子底下。看来,我们对外(省外)合作的心态、思路、战略有必要予以重新审视,关键不是看地理上的近距优势、宏观产业上的关系等等,而是看合作的内容是否双方都感兴趣,都能从中获益,仅此而已。本来很简单的道理非得把它搞得十分庞杂,我们就常常吃亏在这里,今后不应当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0940.html

更多阅读

培训学校与联盟商家合作招生协议 ktv联盟商家合作协议

培训学校与联盟商家合作招生协议甲方:乙方:为了促进彼此业务快速发展,共享客户资源,互利共赢。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特签署如下协议:一、合作模式:1.联合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影响力)·推广范围

两岸经贸论坛 “大选”后的两岸经贸合作

     细察马英九赢得中国台湾2012选战的关键因素,不能不说是两岸经贸合作及借助中国内地旅游观光客带动旅游酒店和商业服务发展帮了大忙。熟知两岸政治历史背景的人们想必知道,现存两岸经贸关系的基础是政治和解与对策权衡。  

声明:《境外经贸合作区 与京经贸合作四川“猎取”500亿》为网友缥缈孤鸿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