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选择助手,用人不疑



系列专题:《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第二章 抓住选人用人的关键

  大凡管理者选择助手,喜欢在“同乡”、“同学”、“同宗”、“同门”、“过去老同事”等“同”字辈选择,结果多半为“同”所害,不能不谨慎处理。选择助手知己不应拘泥于“同”字辈。如果非要有个“同”字,则应该以“同心”为首要条件。而“同心”则是在工作中自然培养的。

   正确选择助手,做到用人不疑

  领导者“开疆拓土”,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事业。事业愈来愈大,不可能事必躬亲,当然也不应事必躬亲,他不可能样样亲自去管。管理者这时需要委托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协助或代为自己去处理。然而,怎样的人才算是靠得住、信得过。

  这里靠得住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他是否胜任,是否有能力承担这项任务,是否有能力代为管理者处理这样的事;二是这个人是否品德有保障,是否对管理者忠心耿耿,是否愿意为管理者出力、卖命,为管理者排忧解难。这里涉及到一个对人才选择的标准,到底是品德优先,还是能力优先。

  当然,所有管理者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人能够是德才兼备之人,毕竟谁都想“鱼和熊掌”都能要,但万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管理者该如何做决断。

  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首先提出了选才标准:惟才是举。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全国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人标准,极具个性。

  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

  曹操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顶峰。

  应该说,曹操更注重“才”。而我们现在一般把人分为四等,依次为: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这个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德本才末”的观点。

  换句话说:“可靠比有能力更要紧。”这两种观点侧重点截然不同,管理者一般更重视“德”,尤其是其选择心腹时,更加注意重视“德”,即看他是否忠诚,若是不忠,不管他有无能力,他也不能给你帮什么忙,甚至会帮倒忙。因此管理者应更注重“德”方面的因素。实际上,这与曹操的唯才是举并无多大矛盾,因为曹操对按他的标准看来,有严重“品质”问题的,比如坚决反对他的弥衡、孔融等人,他是决不姑息。

  要培养得力助手,就必须坚守三大原则。大凡管理者选择助手,喜欢在“同乡”、“同学”、“同宗”、“同门”、“过去老同事”等“同”字辈选择,结果多半为“同”所害,不能不谨慎处理。选择心腹知己不应拘泥于“同”字辈。如果非要有个“同”字,则应该以“同心”为首要条件。而“同心”则是应在工作中自然培养的。而管理者培养助手必须坚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坚决贯彻“所爱者,有罪必罚”。

  管理者平日和亲信在一起,要把握自己的主张。在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婉转,要充分向他们说明、同他们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意图。

  管理者在与亲信相处中正告他们自己不会姑息纵容他们,表达自己信赏必罚的决心。可以向他们叙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马谡是孔明好友马良的弟弟,孔明派他守街亭,一再指示他要固守。年轻气盛的马谡则在山上设阵,企图击败魏军。结果,反遭魏军包围,以致街亭失守,牵动全局,使蜀军不得不退到汉中。孔明追究战败责任,把马谡依军法判处死罪。将领们纷纷求情,孔明固然于心不忍,却毅然决然挥泪斩马谡。

  历史上为守法度“大义灭亲”的何止诸葛亮一个。连汉武帝也“大义杀婿”。女婿乃是自己的半个儿子,何况他又是汉武帝的亲外甥,但汉武帝聪明决断,善于用人,执法严厉,毫不容情,决不姑息骄纵肆横,以杀一儆百,使其他亲信不敢骄纵。管理者们也应该清楚即使是亲信,也要有罪必罚。一方面大家信服,一方面对亲信也是一种约束。据以自律,彼此都有好处。

  第二,坚决“严守上下分寸”。

 第19节:选择助手,用人不疑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上下之间总有尊卑之分,有命令或服从的关系。管理者一定要和亲信间把握好这个界限,不可越此一步。

  比如三国时,曹操以勇猛过人的典韦、许褚为贴身的保镖。有一次曹操酒醉卧床。许褚仗剑守卫门外,曹仁欲入,被许褚挡住。曹仁自恃曹氏宗族,大发脾气,许褚毫不相让,驳斥道:“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营上,不敢放入。”

  许褚说的没错,不管你是什么亲信,总有自己应该坚守的本分,有自己必须遵循的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难怪曹操事后知道,大大赞扬了许褚一番。

  管理者应该清楚,亲信倘若不能安守本分,就会滥用职权,以收揽民心,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再来挽救,往往已经太迟了。严守上下分寸,保留重大事项的最后裁决权,乃是维护亲信在既定范围内不失责亦不越轨的根本办法。

  第三,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管理者对亲信应该以诚相待,真心相通。管理者和亲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愿打愿挨,毫不勉强,正如俗话所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且“强拧出来的瓜不甜”。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管理者和亲信要“和”却未必皆“同”。“和”是指“真情”而“同”为“利害”。管理者若凡事以“情”出发,拿“真心”换亲信的“真心”,他们将会与管理者同心同德,不会心怀杂念,不做逾越本分的事情。总之管理者若能与其员工同甘共苦,则亲信自然也以“公天下”为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1094.html

更多阅读

第19节:改变自己,为幸福加分

系列专题:《恋爱哲学:让步,才会更进步》  改变自己,为幸福加分  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理由,  常在盛怒之下,振振有词地指责对方,  最后却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那么,如何在双方都不动气的前提下,扭转局面?三年之

第19节:开放人生,发展最好的自己(12)

系列专题:《幸福的智慧:女人要对幸福建立产权》  生活中每一个磨难后面都隐藏着机会。无论多么微小的一个机会,你都要使用它。当你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时,就会发现新的方向。就像我,没有我女儿的事件,我就不可能有今天对幸福的认识,也不可

第19节:发现行业,先者生存(3)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老大》  纳爱斯一不作二不休,雕牌透明皂面市。这一次,形状由大变小,一手可握,同时,改革香味,变为淡淡的清香,品质感提升,再配以中档的价位,一上市,迅速被消费者接受,原来肥皂可以如此美丽。从超能皂到透明皂,

第19节:毕业了,你已无法再天真(19)

系列专题:《职场忠告:毕业了,你已无法再天真》  现实中想找到一个完美的参照物是很难的,但是你可以通过对你所认识的人进行对比分析,大致了解自己。在进行对比时,首先要分辨清楚你与他人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别,因为造成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果

第19节:积极主动,有风度地活着(1)

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第二节  积极主动,有风度地活着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恋爱,谁最先迈出第一步,谁就有可能第一个得到橄榄。有时候,成功也是这样的,谁先出牌,谁就有机会、有希望、有可能获得成功。 

声明:《第19节:选择助手,用人不疑》为网友子涵是我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