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任用贤能(2)



系列专题:《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其次,对待有能力的下属要把握三点:一用、二管、三养。

  第一是要用。给能人挑战性的工作,千方百计地调动能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出色地完成工作,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让他们的才华得到施展,给他们以舞台满足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他们,不然,离去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是要管。能人毛病多,恃才傲物,有时甚至爱自作主张,因此,必须要管,要有制度约束,要多与之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力争达成共识和共鸣。目的在于让他们与你相互了解,防止因相互不了解,而产生误会和用人不当,出现麻烦和损失。

  第三是要养。能人往往招致组织中其他人的嫉妒,而且他们往往把持不住自己的表现欲,甚至不分场合地张扬其才华,这就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组织成员中的众矢之的。如果经理人一味地偏爱有才能的人,经理人自己也可能受到攻击和损伤,而如果经理人顺应组织中的其他成员的心理需求,对已成为众矢之的的他们给予打击排斥,他们就很可能离开组织或转而对组织造成损害。

  妥善的解决办法就是经理人要采用“养”的办法。如果能人是鱼,组织就是水,而这个组织就是由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组成,也包括能人自己。因此要引导能人少说多做,做出成绩外,还要善意地有艺术性地帮他们改掉毛病,同时也要教导组织成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见贤思齐,使组织形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健康氛围,这样一来再引导他们和组织成员融合在一起。其实只要组织健康良好,自然就能养住能人,而且还会培育出更多的能人和吸引组织外的能人进来,使组织成为一个聚贤的宝地。

  接着自然是荐举能人。有机会要力荐有能力的人上,不要担心他们和自己平起平坐或超过自己。有能力的人上,对经理人自身来说是利大于弊,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有利而无害,而且对组织来说还可以培养更多的能人,大家看到有才华的人能得到提拔,会争先恐后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战斗力。反之如果经理人故意压制能人,甚至让庸人或小人上,就更加危险,不仅会打击能人的积极性,使能人对组织彻底失望,而且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也会有看法,严重者会造成整个组织的分崩离析。

  养的另一个含义是培养人才,为自己升迁做准备。组织中如果人才少或没有人才,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才,造就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调岗和升迁做准备,也就是说让人才下属催着自己升迁。如果自己没有培养出能人或没有能人接班的话,关键的时候就会使自己的升迁多了一道障碍,试想,如果没有人才来接替你的工作,你能调走和升迁吗?另外,只有培养出能人才说明你是能人,你是比能人更有能力的人,你能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如果连个人才都培养不出来,那说明你自己只是小角色,只是一个只会干活的人,你也不可能被更高级别的组织和管理者看中,升迁到更高的职位上,或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做的,你不会做人的工作,只会做事,但一个人又能够做多少事情呢?自己组织输出的人才多,有很多人才到组织以外的系统任职,对你自身和组织来说都是一笔很好的资源,为自身和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宽松环境。

 第11节:任用贤能(2)
  有些管理者担心下属超过自己,不仅不培养、不举荐,甚至千方百计地对人才采取压制贬损迫害等卑劣手段,这样的管理者在害了别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这是经理人的大忌,长此以往必将被企业淘汰出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1106.html

更多阅读

第11节:新常态(2)

系列专题:《繁荣与衰退间的应变:成长》  另一个因素是风险,以及全世界的经济玩家们如何看待风险——动荡的爱恨交加的关系在目前的萧条和接下来的故事里都是中心。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的故事极其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它看作关于

第11节:电影评论(2)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与邦妮和克莱德一样,霍莉和基特也享受到了一夜成名后在媒体上不可思议的曝光率。("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霍莉说,"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基特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缺乏热情使得他们不同

第11节:内在准备(2)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的静修之旅:推开静心的大门》  这就是做静心所需要的耐心。它不是一种忍耐,而是带着爱和包容来对待一切。  好奇心  做静心是一种享受,把它当成是一种游戏,开开心心地玩。它是好玩的,它不是一种测验,它能让人重

第10节:任用贤能(1)

系列专题:《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任用贤能,不要怕自己被超越  曹操在《求贤今》中说:“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意思说,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举荐做官,我要求得到并任用这样的人。  当代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对他的全球

声明:《第11节:任用贤能(2)》为网友最小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