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探讨为人从商之道:商道如水》
你想要企业长到多大? “造钟”还是“造时”?这实际关乎企业的生命力。 有一组数字颇为触目惊心。据统计,世界最长寿的公司已达七百多岁高龄,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岁至42岁,1000强的平均寿命是30岁。欧美企业平均生存年限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是30年。在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是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和2002年连续进行的5次全国私营企业大规模抽样调查表明,1993 年以前,私营企业平均存活期只有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此外,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为7至8岁,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由于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据此推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日本,而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达到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水平。每年,中国都有数百万家的企业倒闭,而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大概为数十万家,倒闭数大约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中国企业的“短命”实在有点“幼年夭折”的味道。
![第49节:造钟”还是“造时”(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65792173223.jpeg)
我们在感到痛惜的同时,也看到了“短命”企业的一个通病,而且正是这一疾患充当了无情的杀手,那就是只注重“造时”,却忘记了“造钟”的根本。为了分享某一产业的利润,不顾一切加入一窝蜂的潮流,却不考虑品牌的培养。为了多占市场份额,不顾质量下降、杀价带给品牌的伤害。人才培养和文化锻造在急功近利面前,似乎显得无甚回报。企业的短暂一现,只能报出一段时期哪种产品更好,哪个行业更妙,而只有那些把品牌视为生命,细致呵护并不断为品牌赋予新意义的企业,才能在始终变化的市场上从容行走,并且无论环境怎样恶劣,变化多么剧烈,他们抵抗“疾病”侵袭的能力总是更高一筹。 医治企业的“短命病”,只有“造钟”才是治本良方,“钟”造得有多好,企业的生命时针就能走多远。 河溪兼纳之容 老子说到水的一个特点是“正善治”,是说,水乐于依据“平”与“正”的原则清净行事。 孔子说水“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他是说,水遭遇误解或排斥却从不为自己申辩,好像有豁达包容的博大胸怀;即使有浑浊之物流入,涤荡沉淀后仍以清澈洁净现身,好像拥有教化外物和改善环境的能力;装入容器中一定会保持水平,好像具备公平正直的气度。 大江大河之所以能够形成浩大无尽之势,在于其对沿途的河水、溪流兼收并蓄的容纳之功。不论河溪宏大或细弱、清澈或浑浊,大江大河都无偏爱挑剔之心,悉数接纳。 水的胸怀博大宽厚,世间无与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