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无忧心理历练丛书:修炼你的第二颗心》
理由之三:容易被误解 经此两役,小A终于成长,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决心下了,面上还不能露,该吃饭吃饭,该喝酒喝酒,心想拉开距离也需要时间,不能太明显嘛。忽一日,原来走得近的一上司另有任用,新任上司恰与其不睦,想当然地认为小A不会与自己一条心,百般刁难,小A有苦难言,撑了一阵,终于落荒而逃。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的观察,人际关系可通过八种距离来断定。对方和你的关系如何,可以通过他与你保持的距离来判断。 (1) 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 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 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 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 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 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添麻烦。 (7) 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有待解决与交流。 (8) 公众距离,远离型(7.50米以上):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通过以上八种距离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如果你现在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与身边同事的距离,你同他们的距离都恰当吗?月满则亏、日中则移,与同事的关系也一样,过疏妨碍有效沟通和合作,过密容易令你陷入感情陷阱,这就是第二颗心教给你与同事拥有君子之交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