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你还要算命吗?



系列专题:《紫微的人生智慧:造命有理》

  【四】你还要算命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爱算命的民族,甚至算命已经变成民风民俗的一部分。因此,要让算命彻底消失已是不可能。

  因为民风民俗也是文化的一种,只要是文化,就不是一句“破除迷信”就可以达到目的。

 第7节:你还要算命吗?

  只有彻底了解算命的意义,才能避开它的毒害。

  物竞天择,命运就是竞争力,算命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竞争的不确定性。

  有竞争,就会分出强弱,强者通常不需要算命,但弱者就常会倚赖算命。用命理来加强心理建设,进而影响竞争的结果。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尤其在要以少胜多时更显重要。

  因为人心是否安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竞争激烈、差距很小,更可能变成关键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开张要看风水,要挑吉时拜拜,结婚要合八字,就是要让信的人安心,与算命准不准无关。那么,命理又为什么会那么深入民心?为什么很多迷信无法根除?

  原因在于,很多迷信经过长时间的习惯,本身已经变成一种民俗,一种信仰,它可能不理性,但却有强大的影响力量,不可能强力禁止,只能慢慢开导。所谓“约定俗成”,俗,正代表大众的力量。

  民俗里的安太岁就是很好的例子。

  古人研究命理,观察天象,发觉木星会有十二年的周期循环,符合中国干支纪年十二年循环的特性,所以特别重视它,称它为“岁星”,并根据它的位置来推断每年吉凶。

  歌谣称:“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如出生年生肖犯冲,就要祭奉太岁星以保平安。这其实是错误的推论,因为天文学早就已经证实,木星的公转周期十二年是物理现象,与命理无关。

  只是太岁星流传已久,它已经变成一种民俗、一种仪式,信者恒信,心诚则灵,与科学无关。我在二十岁时就知道安太岁是没意义的行为,但我在每逢犯太岁的年份都还是会去安太岁,为什么?

  因为我的父母相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保平安的仪式,如果不做,他们心就不安,就会反复唠叨,甚至觉得因为我的犯冲,已经咀咒到他们身上,我不安太岁就是不孝。

  所以,我安太岁的原因,不是要保佑我,而是要安他们的心。

  安完太岁后的这一年,无论我做什么事,出差到哪里,他们才不会担心害怕,这就是民俗及很多宗教仪式会一直存在的原因。不论你自己信不信,只要你的周围有人信,你就无法脱离这个世界。所以,我一直到我父母都去世以后,才不再安太岁。

  同理,我也告诉很多朋友,不要动不动就以知识分子自居,老是认为长辈迷信,故意违逆,让老人家担心,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你说安太岁是迷信吗?如果真要探究,则现在所有宗教的根源都是迷信。

  例如,基督教说:“信我者得永生。”佛教说:“杀猪的人,来世轮回就会变猪。"

  你相不相信呢?就看你要从哪个角度来诠释了。事实上,如果对比安太岁和现在流行的西洋星座很多说法,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很荒谬,可是很多人也都确信不移。

  例如,一个有名的占星家说:天王星已经进入双鱼座,它的时间是七年,表示这七年内,双鱼座出生的人都会受到天王星的影响……

  我认为,算命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科技越进步,这个世界的变量就越多,未来就越不可预测,因此,人心也就越彷徨。

  所以我们该做的,不是禁止算命,而是要改造算命,让它成为一门真正的人生规划及咨询的学问。

  而对于一些过时的观念,我们需要时间慢慢导正,让大家从宿命的迷惘中清醒,才能正确分清楚:何谓民俗?何谓迷信?迷信是一定要破除的,这是我一直在奋力疾呼的事。

  被错误算命所影响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读者们要小心,那些专放马后炮的大师们,真是以践踏人性为乐。

  为什么你要花钱,来让别人作贱自己?算命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了。人类有很多奇怪的盲点,助长迷信。

  例如,台北有所谓的灵猫,号称通灵,会作加减法计算,吸引了很多人。最后竟盛传这只灵猫会算命!

  猫和人类的智商差距不只十万八千里,会加减法的猫,了不起是基因突变到约十岁人类的智商罢了。

  对猫族而言,是像人类出了爱因斯坦的天才一样稀罕;可是对人类,十岁的小孩会做什么?而人类这个盲点,就是算命难以禁绝的主要原因。唯有从命理本身着手,才有可能真正改善台湾现在过度迷信的现象。司马迁说:“阴阳之术……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其滥耳!"

  也就是说,统治阶级在刚开始的时候,要用一套易受民众欢迎及接受的学术,就算是层次较低(滥)也无所谓,让社会大众广为接受,再伺机教育民众,本意仍是宣扬仁义道德。

  这是因为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曲高和寡是不容易被接受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本来就有不同的切入模式。自古以来,用命理之说来约束民众的行为,比起其它的方式要来得直接且有效得多了。

  尤其古时候民智未开,没有多少人受过教育,用命理之学来让民众“敬天畏人”其实是很有用,也很有道理的。

  但是到宋朝理学之说兴盛,使很多人认为“始其滥耳”不好,要清高自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满口仁义道德,反而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盲点特别多!我经常半开玩笑地对很多企业的老板说:“公司里最头痛的人事问题,交给我处理比交给企管专家要有效得多了。" 果不其然,当公司里贴出布告:今晚演讲的题目是“如何用紫微斗数处理人际关系”,当晚就一定爆满。

  每个人都听得兴高采烈,结束以后,也照例会大排长龙,一个一个进来很尊敬地问问题。

  由于人太多了,一个人只能有3分钟。我看一眼这个人的命盘,说:“你的问题在于太要面子,所以……”看一眼下一个人的命盘,说:“你说话太直接了,得罪人也不知道……"

  我直接谈问题,告诉他该如何处理,大家也都很认真做笔记,思考着如何改进。想想看,如果主管开会,题目是:“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检讨”,员工看到布告,先嘟囔一声:“工作这么多,晚上还要加班!”开会时没精打采,要面子的还是要面子,脾气大的还是脾气大,开完会的结果将是如何?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行为心理学。

  因为主题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因为前一个主题关切的是员工自己,后一个主题关切的却是公司。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就会不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总不能常常学孟子告诉员工:“汝何必曰利?"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从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使每个人都用利己的方式去做事,经济自然会发展。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精髓所在;也正是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产生矛盾及冲突的所在。请看,中国人问命,最常问的就是财,也就是“利”;最不会问的是道德,也就是“义”。

  可是,所有的古书绝不谈利,谈得最多的是义。换句话说,命理之术,是比较符合资本主义的利己之说的。有话直说,这也就是为什么算命会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1800.html

更多阅读

第7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小贴士:虚拟确定效应  营销学里,有一种促销手段类似确定效应,姑且称为“虚拟确定效应”。  比如,一家洗衣店打出告示,一次洗三件,可以免费洗一件。  这种让利方式要好于平均降价25%

第7节:抱怨工资:你是千里马吗?(1)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2. 抱怨工资:  你是千里马吗?  你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整个生命的质量。工作固然是为了薪水,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个

第7节:你是猴子磁场吗?(1)

系列专题:《简易任务管理法则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第2章 你是猴子磁场吗?  每个人的可支配时间有限,通常管理者的可支配时间大多被下属占用,主管用这些时间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想出事情给他们做,这也是主管的可支配时间少得可怜的原

第7节: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1)

系列专题:《成长秘籍: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  曾经,我国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和赞誉,但是,近些年,大学生的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媒体上大肆渲染的一些

青云志2 第12节:法国餐优雅吗? (2)

系列专题:《刘墉父子的麻辣对话:奋斗书》   天哪!咖啡端上来,乍看还以为是装奶精的小杯子。一口下去半杯,苦得像中药。我急了,找侍者问「就这么一小杯吗?」  那法国佬居然一撇嘴说:「如果要喝水,去美国喝,这里是法国!」  ?  大概欧洲

声明:《第7节:你还要算命吗?》为网友小优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