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向温商学习》
金名片 南昌温州商会会长吴振汉的名片很有意思,正面印着一个头衔:南昌温州商会会长,背后才是他的企业职务,南昌某企业董事长。在温商心目中,会长比董事长要值钱,“在温州,商会、行业协会是知名度最高、最有面子的经济中介组织。”温州鞋革协会的纪权云自豪地说:“过去我们印名片都把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摆在最上方,而现在变了,企业老板都愿意把所在商会的职务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会长名衔的得来,比董事长还要难。首先,做董事长可以赚钱,做会长还得花钱,温州商会由普通会员、理事会员和副会长、会长组成。会费按照不同级别,多寡不同,如新疆温州商会,普通会员年费100元,副会长5000元,常务副会长1万元,会长则达5万元。沈阳温州商会会长胡定海每年为商会自掏腰包几十万元,“做会长,这些钱应该掏得起,而且必须要掏,否则没有人看重你。”另外,商会会长的职责范围大到商业纠纷,小到夫妻吵架。昆明温州总商会会长张国光每年1/3的时间用于参加各种会议;接待、陪同政府官员;出席大大小小的温州企业的剪彩仪式;处理各种纠纷。四川温州商会会长何必奖说:“一个好的会长是把所有会员的无形资产聚集在一起,使之增值,然后由大家共享。”会长职位看似吃力不讨好,实则不然。 精明的温商对会长的选举表现出十二分的“趋之若鹜”,因为会长职位有足够的诱惑力,会长除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外,还可以方便的联络当地政府官员,建立私人关系,会长本人的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可以轻松得到银行贷款,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持。商会会长已经成为公认的“金名片”。2005年四川各地温州商会在成都召开年会,需要上百万的会议经费,何必奖在办公室用了20分钟,打了6个电话,轻松地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在由1万多名成功企业家组成的商会里,他的发言是无人置疑的。 温州商会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有着丰富的内涵:政府的影子内阁、民企的聚合效应、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力量等等。温州商会也成了一个经济现象,商会和市场结合下的温州模式,即今天的“后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中“温州家庭手工 工业”的模式、“工厂+专业市场”的模式都在一一被克隆,惟独“温州商会”现象难以模仿。
![第50节:商帮的力量(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80591185388.jpeg)
背靠大树好乘凉,温州商会头顶着一片天、脚踏着一方土、风雨中仍高昂着头、冰雪也压不服,并且以枝繁叶茂、蓬勃生长之势,荫蔽着温州军团,书写着温州人的创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