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向温商学习》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十四 以资本为纽带联合作战 竞争是浪费时间,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 ———犹太金融巨子摩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凡事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是不可能成功的。犹太人认为:不要鄙视任何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在有钱和有时间的条件下创造奇迹。 竞合观念与商业的繁荣有很大的关联。竞合是指合作和竞争的组合,即竞争中有合作。在竞争中通过合作,形成合力,可以收获放大或倍加的功效,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对温商来说,竞合之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问神仙,什么叫天堂,什么叫地狱?神仙就带着这个小孩去看:天堂里,人们手持三尺长的筷子,互相帮助,愉快地分享着高台上的美食;地狱里,一群饿汉由于不肯互帮互助,每个人都能夹到食物,却送不到嘴里,结果面对高台上的美食束手无策。合则两利,分则双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合作双赢,才是人间正道。 抱团打拼 成功不是偶然的,北美国际交流中心总裁贾浩博士认为,温州商人能遍布全球,这和温州人特有的互助精神是分不开的。温州人在异乡抱团儿聚居的流程大体是这样的:一名温州人或一个温州家庭漫游到某地,一旦稍稍立稳脚跟且发现当地有商机闪动,他往往会很快向自己的血缘亲属或非血缘的乡亲发出类似的信息:此处钱多、人傻,速来!于是一发不可收,一传十、十传百,雪球越滚越大。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由地缘和血缘关系织成的社会网络,使得“什么生意赚钱”、“哪里有做生意的机会”等等市场信息能够在温商之间相互传递。这种网络,使他们关注的市场往往突破了城市的范围,他们在茶余饭后,就轻松了解了北京、天津、广州,甚至国外市场的信息。 温州人做生意抱成团是出了名的。温商总是一团团、一群群地出现,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在哪个行业。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所说:一个陌生的城市,当出现了第一个闯生意的温州人,那么,很快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随后,这个城市的这个行业便会有一群温州人。“中国人单个是条龙,集体是条虫”的固有观念在这个群体中不堪一击。庄吉集团前董事长、现为温州服装商会会长的陈敏讲过,他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很多时间花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上,喝茶、吃饭等等。温商的特别之处是,即使他们喝茶,也会在一起交流商机,以及本行业的公共信息。他们这样的“交流”,是在“集体”这个前提下的一种资源共享。 古有名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柳市当地专门为某大型低压电器厂家生产信号灯的私营企业主李维兴回忆,一开始的时候,柳市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做成套产品的,小到一个螺钉、弹簧、大到外包装,都是工厂自行生产。“但这种情形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李维兴说。聪明的柳市人发现这种大而全的生产方式实在是浪费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他们召集做低压电器生意的亲戚朋友,商量着各自的分工问题。“我们家就是这样。”李维兴说,“我哥专门生产信号批示灯,我舅舅生产母线插槽,我表弟生产线圈,我生产产品的外壳。但卖产品时,各自贴各自的标签。” 蚂蚁精神 “我们温州人就是一只只蚂蚁。一旦发现一块好的骨头,马上会回头呼朋引伴来组团投资。”一位温州老板这样形容温州人的投资天性。温州人的“蚂蚁精神”直接决定了温州财团的投资模式。他们把一个大项目切割成一块块股份,然后在企业协会里,分给感兴趣的企业。如果该企业还不能消化领到的股份,就会进一步寻找其他股东参与。 在房地产投资上,温州人抱团的性格,表现为集中散户资金,尽可能利用银行贷款,团购批发房屋,再在二手市场上割零出售。2000年,《温州晚报》成立了投资俱乐部,这个拥有5000多名会员的俱乐部,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工具,4年多来,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地。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温州最大规模的购房团。不少发展商均指出,单独看温州人个体,实力未必最大,但是温州人抱团集体行动的特性,使温商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一个群体。“真正的炒家很多来自温州下面的农村,一般采取集资参股的形式形成炒房的原始资本。”温州商会负责人孔繁勇说。从2001年开始,他也加入到炒房者的行列中。据上海楼市周刊主编钱梦明介绍:“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去外地考察,于是需要有个牵头的人。这个带头人为了多组织一些购房者,以增加和开发商谈判的筹码,他会在村中作推介,感兴趣的邻居、亲戚、同行业的人都会纷纷委托他。这样,这位牵头人就拥有了购买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子的资金和受托的决定权。” 温州人的联合作战经营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分享,一个分担”。第一个分享是利润分享。有钱大家一块儿赚,而不是关上家门独自吃肉。第二个分享是分享智慧、资讯、人才及社会关系等一切资源,即资源的“优化组合”。一个分担即风险的分担。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人的钱投入到10个投资项目中,能够分散风险,始终保持收益的稳定。
![第28节:以资本为纽带联合作战(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80831105425.jpeg)
温州的这种“钱不够,朋友凑”的资金模式,表现为一个大股东身后有很多的小股东。据烟台温州城董事长叶乐明介绍,许多温州人若有50万元资金就开始四处打听某某在搞什么项目?某某诚信如何?能力如何?然后,千方百计将自己的钱挂到他的名下。如今许多四处投资的温州老总,动辄投上几千万、几个亿,其实并非都是他的钱,大部分是挂在他名下的小股东的钱。联合投资是温商能够以“骤风过境”的姿态四处投资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