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白领世界真实体验:穷途末路的美国梦》
假设有一个待业区鼓励自由讨论,失业者之间会谈一些什么?一开始,人们可能要讨论企业世界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特别是,为什么看上去经验是如此地被轻视,为什么对业绩的奖励是如此地不靠谱?有些人可能会反对说,所谓“企业世界”是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掩盖了各种环境之间的众多差异。但在我那些求职者朋友来说,这个词是常常挂在嘴边的,他们常常说希望从这个世界里逃走,比如说,做个小买卖,或者他们看来更有意义的工作。这么说,像我这样要在大企业谋求一个职位的做法,和我这些求职者朋友是背道而驰了,他们总是在表达从那个世界里跳出来的强烈愿望。 “近来,大公司越来越冷冰冰了,”这是希拉里?梅斯特的说法,“再也没有什么稳定感了。这和贪婪有很大的关系。”唐娜?尤多维克回应她:“现在的企业太冷血了。没有警告,没有感谢,只有一句话‘拿上你的东西走人,明天不用来了’。”虽然如此,他们还是怀念他们的薪水和福利。我遇到的求职者,没有一个表达过对原来岗位上的友情有什么怀旧之心,也许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这些感情。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告诉我,在她最近一个工作岗位上,由于她不情愿地承认自己接受过癌症治疗,几乎上班第一天她就注定要被开除了。在面试时,每个人都对她非常友好,然而得知她的病情后,他们把她的生活变成了“一个活地狱”:
![第36节:选择,还是放弃(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85550549772.jpeg)
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好像在回避我。我想他们是在寻找我的每一个小错误……他们没有方向感,也不希望我向他们寻求反馈。 曾经就职于IT公司人事和销售部门的杰夫?克里蒙特告诉我: 我对美国的企业社会满怀愤恨和苦涩之情,因为我看见其中的很多决定是依据底线做出的。不光是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我真的认为我是因为道德标准过高而失去最近一份工作的。有人居然问我:“你觉得你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吗?”他们认为你可以成天在公司干坏事,然后回家后继续做你的美国梦。 当然,企业不可能给它的职员提供完全稳定和增长的环境:有的公司会失败;消费者的口味会改变;技术在不断进步。换句话说,那块“奶酪”总是在被动来动去的。但是,我们总会期待企业提供更多的职位。至少这是引起每一次企业税收减免,每一次公共补助,或者每一次放松管制背后的基本出发点。例如最近一次削减企业税收,是在《美国就业机会创造法案》这一动听的名目下提出的,尽管它在鼓励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什么都没做。我们总是被告知,选举产生的官员保护企业是为了我们好,再也没有其他创造就业岗位的办法了。 一二十年前,创造新岗位的职能曾经在企业的发展动力下名列前茅。CEO们比现在更可能抵制董事会的压力,坚持保留雇员,而不是通过裁减人员在短期内推动股票收益的上升。家族企业的大规模裁员甚至震惊了克莱尔?基安尼尼,这个美洲银行创始人的女儿回忆过去的时光说,那时候“经理们往往削减自己的工资,借此来保住低职位人员的工作”。在法律上,一个企业可能被称做(法)人,但我们必须理解,它是由几百、几千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这也就是企业(corporate,共同、集体)这个词的原始意义。 现在,发生破损的恰恰是企业的共同或者说集体的那个方面。企业有两种合法的赚钱途径:一是增加销售额,另外一个就是减少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家企业最大的运营成本就是员工的工资,因此它就成了成本裁减时最诱人的目标。另外,令CEO们着迷的企业并购,随着企业经济规模的实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裁员的结局。有的企业还可能将裁员看做是讨好股东的例行方式,按照员工优先认股权的规则,这些股东中现在还包括了企业的高层经理人。 因此,通过剥夺别人的工作,高管层可以提高自身的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趋势非常明显:那些大量裁减员工的CEO得到了比不裁员的CEO更高的薪水。在过去几年里,职位外包为CEO们带来了最大回报:50家服务职位外包最多的公司CEO的退休金增长速度,是其他公司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