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与《人学》——兼论“应该把人当‘人’来研究”
结束语:什么是人? 是精神的人还是肉体的人?
常识告诉我们“精神”(灵魂)不能脱离肉体,人一旦失去精神的活力马上就成为死人,成为一具僵尸。尽管黑格尔就其本性来说较多偏向精神,但他也不能摆脱物质的纠缠,他还是尊重物质地说:“人实质上是自我的意识”。什么是“自我”? 这个“自我”就是把肉体偷换了,就是把物质偷换了,就是把信息的(精神的)载体偷换了。这说明意识是自我的意识,就像计算器中的计算(信息处理,分析)不能脱离计算器一样。意识当然不能脱离“自我”。但是计算终归不等于计算器。由人的思维着的物质——大脑所完成的思维 (人的意识——思维过程和这一过程所得到的思维结果 ;理性观念 )当然不是人的大脑。大脑这个思维着的物质结构,一旦被人们用现代科学手段揭示出来以后,再把思维——人的意识解释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就显得幼稚可笑了。就大脑 (包括感受器和神经系统)这个思维机制的完备形式而言 ,他的思维活动当然离不开外界的信息输入。就像一台电子计算机(电脑),它的工作也首先要有外界的信息输入。而“学习机”与人的对弈 (下棋)就能在弈中 (在向环境学习中)变成高明的棋手。这已经不是现代科学要揭示的理论问题,而已经是实践的事实。还有谁把这一过程用晦涩的语言说成是“理论观念从自身的异在,即从外部异化世界中吸取自己的内容 ”呢?
“自我意识”就人的特殊的功能(思维)去考察,是“精神的人”,是“人的抽象”。就像一本物理书一样,就它的信息(精神)的本质而言,它是物理学,物理学是人认识了的客观的规律,即主观精神。在这种意义下,我们可以称一本物理书为物理学,但物理学所揭示的客观的规律,即它的内容不能离开物理书。物理学是信息,而物理书则是物理学(信息)的载体。计算机软件不是“磁盘”。但软件所反映的信息是以磁盘为载体的。这种软件——游离于人体之外的主观精神——一旦放入到计算机中去,不但能支配计算机“自我运动”,而且对外界的输入(信号刺激)还有一定的输出。软件就它的信息性而言,就成了计算机的“灵魂”。对这种为现代科学所明确揭示的原理与实践,有谁还说,“灵魂”乃是自身超出自身的东西呢?“灵魂”从那里来的呢? 学习机的软件在对弈中形成 ,这种软件放入其它的“学习机”同样就使之具有了“灵魂”。“灵魂”,显然是“学习”的结果,是环境造就的。软件脱离不了计算器,精神脱离不了肉体,“学习机”的“灵魂”可以出窍,但人的“灵魂”不能出窍。
再来考察“自我意识”的实体,精神的人、抽象的人,不能离开它的载体。所以思维着的物质即人的脑,以及为了人的脑能正常地工作(思维)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人体的各种器官)就构成了肉体的人。
精神的人(信息)与肉体的人(载体)的完美结合所构成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就是人。
所以,人是具有思维机制、表现出具有有意识的行为的主体,是精神的东西 (思维与意识)与物质的东西 (人体、脑……) 的完美结合。
就其本质的特征而言,“人”是能完成思维活动的人的脑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是他的信息性和社会性。而人的肉体——自然的人,则是“人”的意识的载体和思维机制的实体。
就人类的产生而言,人是从无意识的动物发展而来的有意识的动物 ;就具体的人的具体思维、意识和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人类的意识而言,其自身是同人的机能的全部仪器一起发展起来的。它反映着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全体,世界本身,或者如黑格尔所说的:“实体”。就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言,他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具有双向信息传输的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就其外在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结果而言,人是唯一能够影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