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的有关管理问题的各类论坛不算多也不算少,这些讨论带给我很大的获益,但有一个遗憾始终伴随着我:当人们在讨论如何解决一些管理问题时,其思路与思维大都是围绕权谋展开的,尽管我会经常听到种种不乏精彩的招术或论断,但是,整体而言,我所见到的管理者和管理专家们,绝大多数津津乐道于权谋之道,他们大都遭受过权谋之苦,亦都享受过权谋之乐,于是乎,常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慨叹,多数人都是沉浸在权谋之道中不可自拔。于是乎,管理的世界就成一个“要么算计别人,要么被别人算计”的一个阴柔诡诈的世界。人们所奉行的庸俗管理学的“真谛”,即在于看你是否懂得算计、是否能算计得过身边所有人。

如果说管理一点不需要权谋,那一定是令人没有办法接受的。如果说我不懂得权谋,那不是把我说高了,就是把我说低了。我承认现实世界很难彻底消除权谋。但我坚信,正如邓小平所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权谋不是真正的管理,或者说,权谋不是最高境界的管理。 当权谋出现甚至泛滥的时候,它只是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者内心世界爱的馈乏,或者说是智慧的馈乏。成君忆先生曾有言:爱是惟一的管理智慧。我愿意比老成更“偏执”一些:爱是惟一的智慧。或者干脆说吧:爱就是智慧。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真正懂得爱的人;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爱自己;一个懂得如何爱自己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爱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下属。实际上,社会生活中一切的工作,其本质不过是为了满足对象的需要。而人们最大最深最根本的需要,就是爱,就是被爱的感觉。所以,人生在世全部的能力与智慧,就在于你是否善于体察他人对于爱的渴望,是否善于满足他人对于爱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你对他人产生了价值,形成了重要性,从而你会获得他人的认同、感激、回报、尊敬。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难的不是管理别人的身体,而是管理别人的心。而管理人心的办法惟一的途径,就是以心换心。人心的根本需要,就是爱,在这里,爱代表着欣赏、赞美、认同、尊敬,代表着安全感、价值感、幸福感等。 权谋不可能产生爱。权谋不可能满足爱的需要。权谋只是爱的反面。当爱不足的时候,权谋便粉墨登场;当智慧不足的时候,权谋便成为先是掩饰自己能力馈乏进而去控制别人的本能选择。然而,这却是最糟糕的选择。其最终的结果将只是背道而驰,适得其反。曹操怎么样?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然而结果如何呢?这位老兄除了自己活着的时候连睡觉都生怕被人杀之外,除了自己未得好死之外,当年他如何玩弄人家汉献帝,后来的司马氏便如何玩弄他的孙子。而曹阿瞒不管如何机关算尽,在生在死都难逃“奸雄”的骂名。 一个真正懂得爱的管理者,一定不会动不动就使用权谋,虽然他不可能彻底杜绝权谋。一个真正智慧具足的管理者,一定是内心充满爱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就象光和热一样,自在和谐地散发出来,感染着一切人,令一切人如沐春风,这种春风化雨的力量,胜过一些权谋伎俩。 这种爱的力量,是真的力量,是善的力量,是美的力量。而人之为人,其内心没有不向往真的,没有不向往善的,没有不向往美的。真正高明的卓越的管理者,就是善于满足深藏于人心的这种最大的需要。真正高明的卓越之至的管理者,其实不需要权谋,用不着权谋。我相信,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就是这样的管理者,孔子就是这样的管理者。除此之外,还有谁人呢?大家可以去历史的长河中细数一下。(胡奎11日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