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推行过程中,作为考核推行主体之一的上级管理者对其中的艰辛应该是最有体会的。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体现在考核结果对员工绩效评价的好坏上,更体现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即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是否能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并有技巧性的与员工进行多方位的、不间断的沟通是员工是否认同考核、是否从心里接受考核并支持和贯彻考核的基础。做的好,绩效管理将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良好沟实现优质绩效的工具,做的不好,就会成为增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鸿沟的工具。
在所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中,只有绩效管理是动态的、持续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绩效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那么,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怎样才能收获人心,实现与员工的良性沟通,从而保证团队和企业的绩效目标呢?答案是:用“心”去管理。只有用“心”管理,才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从而收获人心。具体来讲,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四种心态,即沟通之心、服务之心、赏识之心、授权之心以及分享之心。
尊重之心 尊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绩效管理尤其如此。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员工,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更多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这样才能让员工感知到被尊重,员工才能从心里愿意和你共事,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期望之心 “菲格曼联效应”常常用来阐述期望的效果。菲格曼联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个美貌的少女并且爱上了她,她热恋自己所雕的少女像,天天守护在少女像的身旁,一刻不离左右,爱神阿弗洛狄忒为其真情感动,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妇。这个故事给管理者的启发是:当你不断地对员工表达期望的时候,管理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当你表达对员工的期望时,他们的潜能就可能被激发出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你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员工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合作之心 如果用一个词重新定义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那便是合作。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和员工的合作之心。因为管理者只有和员工站在平等的地位,把员工当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把员工培养成工作的盟友,才能真正激发起员工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绩效水平的提高。
沟通之心 沟通是管理的常用方法,也是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沟通做好了,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绩效目标。相反,如果沟通不好,则可能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员工离职问题。一旦管理者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并能熟练运用,彼此之间的工作都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现代管理者要保持沟通之心,让沟通成为你的工作利器,实现在快乐中工作,快乐中生活。
服务之心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管理者是为员工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因此,管理者就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和现有资源为员工提供帮助,为其清除障碍,致力于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设,让员工体验到管理的高效率,这也是鼓舞员工士气的一种方式。
赏识之心 经验表明,当我们赏识一个人的时候,便可对他形成激励。作为管理者,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员工,并不断地在工作当中表达这种赏识,使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尤其是在员工做得优秀的时候,绝不要吝惜对他的赞美。管理者对员工说出你的赏识和你对他们的评价,让员工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
授权之心 授权赋能、合理分工既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效管理的必备要求。管理者只有把应该授的权力授予员工,应该分配的职责明明白白让员工承担起来,员工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因此管理者必须在授权上多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理员工的法宝。
分享之心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态度,也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和员工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分享应该作为管理者的关键词和座右铭不断强化,不断练习,通过分享,管理者不但能很好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形成个人的影响力,然后用影响力和威信管理员工,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更高。与此同时,通过分享,管理者也能不断从员工那里吸取更多有用的东西,形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如果管理者能够用“心”去管理,那么管理就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高绩效工作目标也就有望实现,高绩效的团队文化也会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