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目的--确定性(2)



(友情提示:若关注该文的连贯性,请先阅<管理的目的--确定性(1)  )

经验受到普遍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招聘时强调经验,在选择服务商时强调经验,在选择职业经理人时,更看重他的成功经验,谁也不敢把企业的命运赌注押在一个新手身上。

但同时,被经验裹住手脚的故事又层出不穷,那么多大公司因为无法突破历史经验痛失机会,甚至因为固守经验而倒闭的例子比比皆是。

经验具有历史性,古时候的经验在现代不一定管用;

经验具有地域性,在西方的经验在东方不一定实用;

经验具有主观性,人们对同一事实有不同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经验。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目的--确定性(2)

如此说来,经验也不具备“确定性”!

我们无法通过把握经验的确定,来获得系统的确定!

思路走进了“否定之否定”的循环,那就再一次否定吧:

有没有超越历史的经验?有没有什么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反复起作用?

有没有超越地域的经验?有没有什么经验在不同地域普遍地起作用?

有没有超越主观的经验?有没有什么经验被大多数人(比如95%的人)认同?

有!

这样的经验是确定的!

在海量的经验中筛选出来的这部分经验应该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我们姑且称之为“超经验”吧,确定的事物就具有科学性——“超经验”是具有科学性的。

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中,系统的特性由为数不多的“超经验”决定?

“超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总是以稍略不同形式出现,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们出自同一处;在不同人的认知中也以稍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同一事物。

“超经验”不是经验本身,而是经验反复起作用的“原理”或“规律”,它隐藏于经验的背后,在不同历史时期以稍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地域以稍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人的认知中也以稍略不同的形式出现。

“超经验”有一个更专业的词——“模式”。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

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

这一定义与羚羊的生存本领的结构是一致的。

羚羊的每一项生存本领就是一个模式。

企业的每一个“超经验”就是一个模式。

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系统的确定性源自模式的确定性,模式是系统的“原子”和“分子”。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模式即“道”。《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指“万事万物”的表现,“形而上”指从万事万物之关系和演进表现中提炼;“形而下”指“万事万物关系和演进规律的具体应用”,“器”者,工具、方法之意也。

《老子》曰:“大道无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形而上”的,是对万事万物关系和演进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是隐藏在“形”背后真正起作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但“道”是万物的起源,“无形生有形”。

古人的智慧真是值得后人惊叹,它已经指明了万物最根本的规律——“道生万物”,如果用我的语言——模式决定系统。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讲述了36个战争模式,那些熟读《孙子兵法》并能融会贯通的将领则有可能成为著名的军事家。

    《论语》记录了为人处事的系统模式,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

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哲学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与道家思想一致的哲学思潮,只不过发展得晚一些,最早提出“模式”并产生重大影响者,当属美国建筑师Alexander。

Alexander是美国建筑师协会70年代颁发的最高研究勋章获得者,在他看来,建筑应该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相和谐,建筑应该体现生活,生活是变化的,建筑也应该是可以持续改进的。如何才能设计出基于自然、基于人性、基于生活的建筑呢?他为此写下了263个设计模式,从城市规划到房屋的内部装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式系统,掌握了这些模式,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设计自己想要的居所,人们可以一起规划自己的城市和社区。

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就可以灵活地形成语言。同理,掌握了足够的模式并弄清了模式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象灵活运用语言一样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建筑。他的纲领之作《建筑的永恒之道》被人们比喻为一本“使用建筑学的例子讲解哲学”的书,揭示了自然、人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正因为这,Alexander的理论在90年代被Gamma、Helm、Johnson和Vlissides应用到软件设计领域,写出了该领域的开创性著作《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归纳出了23个软件设计模式,引领了软件设计的潮流。软件设计模式是设计者设计经验的总结、归纳,并应用的一项技术。比如,企业系统典型的应用都有Web、数据库、邮件、组件查找、企业逻辑等这些结构,把这种典型应用归纳成一种模式,以后遇到企业应用,直接应用这种模式就可以了,避免重复分析、建设上的人员浪费。人们一旦知道如何制造车轮以后,造汽车就不需要再去发明车轮。

Alexander的模式语言理论在建筑界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却出人意料地在软件设计领域几乎人人皆知,模式、模式语言、框架、分层等术语几乎成了软件设计专用语言。

    哲学思想的应用是无边界的,模式语言理论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动态不确定环境中,比如在个人发展方面,有拿破仑.希尔总结的17条成功定律,其实就是17个引导个人成功的模式;最近几年史蒂芬.柯维的演讲和书籍很火爆,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七个模式,柯维比希尔更甚一筹,因为他不但提炼出模式,更讲明了模式关系,而希尔未能做到这一点,希尔的理论零散而柯维的理论系统,如果谁有心,把希尔的17定律重新梳理出系统关系将会更有价值--把零散的东西集成系统是有价值的。

    在管理领域,模式语言理论也正在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2781.html

更多阅读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简介简介 本文是宝盒合成相关知识介绍的下集,接着上次的进行。上次已经介绍了装备的若干基本知识,以及升级装备的方法。这次着重介绍给装备加凹槽、手工合成橙色装备以及随机改变蓝色

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 长袖

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简介动动手,收拾一下你的衣服吧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工具/原料长袖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方法/步骤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 1、把衣服摊平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

寿司的做法:2 蟹柳寿司

寿司的做法:[2]蟹柳寿司——简介 夏天到了,我总是希望自己的餐桌是清清爽爽的,吃饭时即要营养又要舒服。夏天到了,其实吃寿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把肉肉与蔬果藏在米饭里,确保营养的均衡,而且寿司是冷食,吃的时候那是一个清爽。 夏天到了,让

声明:《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目的--确定性(2)》为网友梦里寻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