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的精神价值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先秦时期,“和合”概念开始出现,管子、墨子、荀子等思想家都运用这个概念来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以后“和合”概念被儒家、道家、佛家通用,儒家强调“和”与“合”是人所共知的,佛家始终讲“因缘和合”,道家的一系列代表作都强调“和合”,如《太平经》说“和合万物,天心,顺阴阳而行”。“和”一般是指异质因素的共生共处,如“和声生”、“和亲处”、“和好顺”、“和洽”等,而“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如“合力”、“合龙”、“合成”、“合欢”、“合体”、“合璧”等。把“和”与“合”联用,是指多个元素和要素在一个动态系统过程中有机结合、和谐共生,最终融合为一个新的统一体,突出和强调了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咸丰口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与和谐企业的建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95482618692.jpeg)
中华民族“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对和合思想都非常重视。这不仅体现在一系列的思想学说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而且还体现在古代大型的建筑理念中。明清两朝皇城主体建筑紫禁城,其三大殿便分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其正门为“太和门”,东西两侧分别为“协和门”和“颐和门”,充分表达了对“和合”的景仰和期盼。千百年来,和合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处理之中,其主要表现: 和衷共济。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百姓应该“兼相爱,交相利”。《管子》以为,和合一心,国家便会坚不可摧,否则“上下不合,虽安必危”。正是这种和合思想滋养了历代中华优秀儿女,无论处在怎样的民族危机关头和困难情况下,都和衷共济,携手前行。 和而不同。《国语?郑语》中指出:“夫和生万物,同则不继”,认为相异之物和合于一处,然后才有新事物的发生。如果同类物加上同类物,则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坚持原则立场而取舍有道,这实际上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北京大学校园内西南联大纪念碑上的一段话对此作了精确的阐释:“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中和且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是天地之所以为大。” 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认为人是自然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应与整个自然界圆融无间、共生共荣。这种“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维方式,为化解人与自然的冲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动力和宝贵的思想资源。 用“和合”精神建设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解决的主要是“价值趋向”问题,即“为什么办企业?为什么赚钱?”事实上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把眼光集中在“怎样赚钱”上而很少思考“我们将到哪里去”和“我们为什么赚钱”。企业战略是企业的“共同愿景”,它能激发人的潜能,通过改变心智模式和自我超越,可以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创造出人间奇迹。而企业文化则体现了企业的使命和宗旨。现代市场竞争已进入以品牌魅力大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竞争时代,品牌所折射出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长期价值取向的沉淀。企业文化是支撑品牌的最深层和最核心的力量。海尔从一个亏损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化公司,走过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其赖以展开的基石或平台则是海尔文化,它把企业的愿景和使命非常和谐地统一了起来。,“海尔中国造”提升了中国的产品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敬业报国”的企业使命。 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愿望、需求、智慧和劳动,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充分尊重职工的尊严、劳动、个性和一切法定权利,重视人才培养,满足职工需求,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企业与职工是利益共同体,人企共进是和谐企业的根本要求。要通过制度规范和教育引导,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荣誉感和归属意识,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把职工的个人素质、特长爱好和企业需要、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职工个人的发展愿望和企业的愿景目标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创造个人价值。 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有人说,企业的发展一年靠产品、十年靠人才、百年靠文化。文化制胜战略已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也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用无形资产增值有形资产。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统一的契合点和重要平台,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打造和形成强势品牌,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