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李书文现状 《赢在中国》李书文队输的真实原因



  昨天晚上的《赢在中国》(9月11日),一向被看好的李书文所在的团队输了,相信看好李书文的观众也会与我一样感到吃惊。这样一个强势中带着狡猾、骄傲中带着诚恳的选手,面对结果一定有些不服气。

  两个队比赛,最终李书文团队销售结果明显占优,远远超过对手,可还是被PK掉。就象是你考试分数高过第二名一大截,可还是没有录取,理由是综合素质不够。

  评委给出的理由就如此。大意包括以下几点:1、有违规之嫌;2、组织管理有点不够理想。3、只光注了结果,而没有注重过程。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原因都是这样,可我认为这是表面原因,而非真正的原因。

  先说第一个原因。我们直观的理解中,被PK掉的理由主要是评委感到李队的可疑大单多,有利用原有资源之嫌。嫌疑最大的是李队的成员夏妮,一是明显被录像扑捉到的场景,在离比赛结束仅十五分钟时还敢下八十单,这个数字几近于另一竞争对手整个比赛的销量,没有利用原有资源的“托儿”谁有如此之胆?二是她与其他一位潜在客户有认识之嫌,这个潜在客户也是她的竞争对手曾经市场的目标;三是夏在比赛过程中曾存在未表现得“非常诚信”之嫌,也就是有说假话之嫌。“违规之嫌”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李队被PK掉的原因。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也就罢了,问题是以莫须用的证据来惩处极刑。既便情况属实,这种“莫须有”判案形式,至少还会使人们感到其中必有冤情。我想几个大评委还不至于如此简单,这只是表面原因。

  再说第二个原因。组织管理乱,现场找不到李队长了之类。这里有评委说了一句话,很经典“永远不要让下属找不到你”。这话绝对是真理。能象老牛、小马这样以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出真理的人确实不多。可问题同样是,如果组织管理的确不好,也要能够充分说明,组织管理已经坏到了要把“考试结果”推翻的地步。否则,也只是说说而已。你能说蓝队就比红团管理好到那里去?必竟三个人的小团队。我想评委也不至于如此简单,也同样是表面原因。

  再说第三个原因。只注重结果,没有注重过程。这一点,评委解释说,前几场上主要是看结果,强调只有理念没有结果是不行的。这一期,让大家了解到只有结果也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过程。这一点听起来好象也有道理,可许多人听完之后还是有疑惑,到底过程指的是什么?库存太多了,没有策划、没有实施,没有及时修正,还是没有什么?我想这也只是表面原因。

  这里从评委语言中总结的三条原因。这三个原因,一是诚信是商业之本,二团队负责人就要为团队负责,三是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都是对商业有着很大启示的真理性语言,但放到这时说明战果多的还要输给战果少的,多少有点牵强。

  那么,是评委错了吗?李队到底输在那里?

  我的理解是,评委没有错。其实,如果深入挖掘几位商界领袖的语言,重新解读,便可以找到真实答案。

  我认为,李队输的真实原因如下:

  1、理念上更象是做生意而非做公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到了这一环节了,评委关注的已经不仅是单一技能,譬如策划能力了,而更多开始着重关注一些“可持续经营”的事情了。这时,就要看你是否将公司当做“公司”来做,而不仅仅“一票两票生意”。李队到现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以“这次只要卖出的多就会赢”目标,而对手却真正开始以持续稳健经营来考虑问题。这一点评委点评另一队时说的,“比赛活动结束后,还在继续服务”,就是要表达这一理念。用普遍真理的话说,只关注打败竞争对手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关注是自己如何不被自己打败。临结束了,还冒然下大单,多少有点拿青春赌明天的意思。商界领袖的几个大评委,打心眼里是不会喜欢这种做法的。他们会更关注可持续性发展,也会更欣赏这样的做法。

  2、只看事件的结果,而忽略事件的本质

  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品牌促销活动,促销是有销量,但绝非推销活动。这一点,在对手戴上“娱乐面具”时,李队就输了,输在对活动本质理解不够上了。促销当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消费者引导、消费需求调查、品牌导入、产品形象宣传等多个方面,仅这次活动本身当然也包括投入产出的短期核算与长期核算。

 赢在中国李书文现状 《赢在中国》李书文队输的真实原因
  将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的目标,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战略思维能力,也考核一个人的战略转换能力。销量如果是结果的话,充其量只能是结果的一方面。试想一个极端,如果销量很大但是以损害品牌形象为代价的,能算作好的促销活动吗?另外,库存也是个问题。我想这一点,可能就是马云及几个评委强调的“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的说法的本意吧。

  3、只关注非常规竞争,而未关注因此引起的反竞争

  不论古今中外,“枪打出头鸟”是一个正常的“不正常”现象。李队的大单多,在被评委质疑时,我真希望李队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大单增多的逻辑,可惜未能。

  当你的竞争逻辑总是非常规的创造性时,企业快速成长必然会伴随着越来越大的质疑声。这时,一旦被质疑你的人找到软肋,将会是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譬如,就这一个“莫须有”逻辑下的莫须有罪名就被PK去了,你能说什么?如果你真有问题,那麻烦更大。

  这一点是大多数创新型及竞争型企业常常忽视的地方。我相信,李书文式的企业总会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在竞争中取胜,也会因为这一超常的思维和优秀的结果受到人们的质疑。当质疑总被忽视,忽视到连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你时,是否真会应了如史玉柱对李书文的预言“你命里必会有一劫,众叛亲离”?非常规竞争企业也要建立起非常规反竞争策略,这一点不必掩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2825.html

更多阅读

评《赤子之歌》兼论贾西贝的社会抒情诗 古代抒情诗

评《赤子之歌》兼论贾西贝的社会抒情诗刘光荣贾勇虎(贾西贝)诗选集《唱响中国心》即将付梓,诗集中份量最重当数第一辑《炎黄集·中国之心》,而这辑中又是以《赤子之歌》为起因,使作者这几年来专功社会抒情诗的。诗集即出,不妨以《赤子之

《北京爱情故事》: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女强人——伍媚

生活以快乐为基准,爱情以互惠为原则”——这就是《北京爱情故事》里伍媚如此尖锐的座右铭。坚强、干练、聪明,有气场,这就是职场上的女强人,在这部戏中,伍媚将一个职场女性最成功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因为她的聪明,因为她的适时退缩,也因为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最近与剧作家李先生交谈关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有关问题时,李先生问我看过黄晖的《编剧攻略》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应该看一看,他的讲座有很多内容对你会有启示的。黄晖是著名编剧,“恰同学少年”与“血

《孤恋花》与白先勇小说的影视改编 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白先勇小说的影视改编,两岸三地都拍过不少。台湾出品的电影,有白景瑞导演的《寂寞的十七岁》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张毅导演的《玉卿嫂》、虞戡平导演的《孽子》和杨凡导演的《游园惊梦》;在内地,对白先勇小说情有独钟的是谢晋父子。

声明:《赢在中国李书文现状 《赢在中国》李书文队输的真实原因》为网友落魄七尺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