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网络版专稿记者翁仕友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中国该如何应对?10月23日,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就第三季度宏观经济进行分析时指出,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不小,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危险。
最麻烦的事情
据悉,到今年7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持有两房债券3760亿元,仅此两项合计8949亿美元。现在美国政府为救市大规模注资,已经承诺的达1.4万亿美元。
张曙光认为,美国政府的无奈之举有三,一是大量印刷美钞,二是大量增发债券,三是二者并施。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大幅度地扩大国债发行,必然意味着债券收益率的下跌,我国上万亿债券的收益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增发美钞,必然造成美元贬值,推动通货膨胀,迫使人民币继续升值,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必然大幅缩水。
其次,随着美国的消费萎缩和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市场会大大缩小,出口增长会大幅下降,明年有可能降至10%以下,会不会出现负增长也很难说。由于长期实施鼓励出口的重商主义政策,中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出口部门。出口增长的下降必然造成经济增长下滑和失业增加,发生生产过剩。
虽然身处危机漩涡之外,但中国的面临的风险和潜在的危机却依然存在,例如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有可能发生银行危机;如果生产增长下降过大,有可能发生社会危机。
“如果明年的经济增长降到9%以下,甚至更低,很多矛盾也可能无法继续掩盖。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张曙光说。
在张曙光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失衡的状况比较严重,但经济的基本面还不错,金融也还比较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相当巨大,政府在调控经济运行方面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因此,中国具有化解面临风险和危机的良好条件。
中国如何抉择
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政界、学界开出了各种“药方”,张曙光认为各界的看法渐趋一致,如启动内需,以弥补外需的减少;财政扩张,以增加内需;稳定金融,以确保经济健康运行等。
但张曙光并不同意部分学者提出将内需启动的主要对象放在农村,他认为,重点应该放在近年来城市化的人口,包括每年毕业后就业的500万大学生和进城创业和打工的2亿人口。如果他们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城市和农村其他人群的消费也就会带动起来,整个市场就会进一步扩大。
至于财政如何扩张问题,在张曙光看来减税是收入政策的重要一着,能否下决心在全国全面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能否把个人所得税改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征收?就看政府的决心和魄力了。
相比之下,支出政策更为关键,虽然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如果把投资扩张全部押在一系列大项目上,有可能使已经失衡的经济更加失衡。扩张的重点应放在扩大社会支出上,如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
同时,从总体上来看,货币政策既不宜扩张,也不能收紧,而以稳定为要,具体政策手段需要调整,减少数量调节,增加价格手段,给市场主体以选择的空间。应当把重点放在进一步开放金融上。
“如果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力量为亚洲经济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亚洲大国,那么,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行动了。” 张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