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士对于中国经济形势有截然不同的判断。中国经济到底是否触底回升,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投资者的投资预期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含糊不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月4日公布中国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5.3,继去年11月份的历史低点38.8、以及12月份的41.2,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回升。有人认为,中国制造业在触底反弹。
目前得出这一结论言之过早,从经济、技术、现实等各方面都无法乐观如此乐观的结论。这次金融危机给予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某些人士对于此次危机抱有盲目乐观态度,一开始低估危机的持续时间与蔓延程度,现在又豪言中国经济将一枝独秀地提前复苏。这将使我们低估产业转型的难度,并蔑视经济规律的严酷性。
虽然我国经济有反弹迹象,却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下行周期的结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出,我国制造业PMI指数虽然连续回升,但仍然位于较低水平,除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高于50%以外,其余各项指数均低于50%,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只有33.7%,已连续六个月低于50%。而由里昂证券公布的中国PMI指数显示,1月份PMI为42.2,反映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六个月萎缩。新订单、出口订单、产出、价格、库存及采购等分类指标的数值仍在继续萎缩,就业人数进一步减少。显然,里昂证券的数据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有不少的差距,通常而言,前者乐观,后者悲观。
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哪一个指数,都在50以下的紧缩区。同时,经济景气有所回暖,这说明,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作用,尤其是在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发挥了提升作用,河北等地钢铁厂正在恢复产能,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就业这两项核心数据上,并没有出现积极信号。
乐观与悲观的数据不可偏废,不能只盯住自己想要的统计数据寻找虚幻的心理安慰。
两个数据的采集样本、比重明显不同。与里昂证券的数据相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更偏重于大型企业——里昂证券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采样对象为450多家企业,来自细分的40个行业,调查覆盖31个省,也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合伙企业等企业类型。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PMI,有727家被调查企业涵盖了20个行业。为确保企业的代表性,符合中国经济大型企业占较大比例的特点,在调查样本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公司的比重分别占35.6%、27.6%、20.5%、12.6%。
因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提供的乐观数据反映了大型企业受惠于政府采购活动的程度,而里昂证券则反应了中国经济包括大中小各类企业的综合情况。前者的数据更乐观,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大型企业的刺激作用更强,这些企业因为订单增加而消化了库存。
准确的经济数据不是中国经济的强项,对于经济数据产生的盲目乐观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温家宝总理本周访问英国期间就曾警告,全球经济形势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当然不能。一直负责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PMI数据的张立群先生,充当中国经济的报喜鸟角色,当然可喜,但从去年年中开始,一些报喜鸟应该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滞后、年底急转弯救市负相当大的责任,只有看一看去年年中对于数据的解读,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对于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我们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数据显示,政策的政策确实起到了拉动作用,是适时之举。但这种拉动作用是苦乐不均的,对于国企与大型企业利好更多,而对于民企,则是聊胜于无,更可怕的是出现对于民企的挤出效应。郞咸平先生担心中国经济出现“内伤”,这种担心也是很多人的担心,即中国经济虽然通过财政出现回暖,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因此得到改进,这将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制造隐形的却是非常严重的障碍。
中国传统哲学有道术之分,中国经济是升是降是个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这是“术”。尊重术,则近于道,即我们要抱着理解事实、尊重事实的态度,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这样数据才是真实可靠的,才不会成为涂脂抹粉的化妆术。
注:此文不知道能否发出来,希望能发,不过,好在有网,还有背后的支持者,社会的进步,难以忘记,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坚持。
希望听到喜讯,人同此心,但冷静的分析才能让我们走得更稳健。黄仁宇所说的数目字管理的社会,当然是真实的数字客观的分析构成的。 上午10点,英特尔上海厂宣布关闭,2000多员工遣散,他们不会跟去成都。许多人当场痛哭。景气下行期,生存,不易。 晚上央视新闻1+1连线国泰君安事件,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是国泰君安一家的事。 忙碌的一天,很累,好在与杨锦麟、李蕾、钱启敏等一干师长、好友见面,精神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