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诠释落实真谛:关键在于落实》
4.做任何工作都追求精益求精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四个准则,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追求精益求精。 多年前,有位年轻人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他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但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他去洗马桶!并要求他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 面对着马桶,他心灰意冷。这时,同单位的一位前辈来到了他的面前。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亲自洗马桶给他看。等到马桶洗干净了,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 这位前辈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经她洗过的马桶,不仅外表光洁如新,里面的水也是干干净净的。 前辈的示范给他树立了好的榜样,从此他安心洗马桶,而且将工作做得无可挑剔:他也可以当着别人的面,从自己洗过的马桶里盛一杯水,眉头不皱一下地喝下去。 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旅馆业大王。他就是康拉德?N?希尔顿。 马桶擦到里面的水都能喝的程度,追求的就是“精益求精”。 作为员工,我们无论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这种“擦马桶”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 追求精益求精,要避免应付了事的态度。应付了事,是一些员工常犯的毛病。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组织布置的工作,从不认真去做,而是敷衍塞责,做一些表面文章来应付。 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对组织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于拒绝执行。如果员工拒绝执行,领导者会重新安排其他人员来替换他的工作。但员工如果接受了任务而应付了事,则会使领导者遭受蒙蔽,并最终使工作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申请退休,说是要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要求他再帮忙建造一座房子,老木匠同意了。 老木匠虽然身在工地,但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材料很差,活干得很粗。 房子终于建好了。当他向老板交差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了他。老板对他说:“感谢你多年来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这座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把你的家人接来居住吧!” 老木匠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为自己的敷衍塞责而后悔。 如果我们不想将自己困在因敷衍塞责而造成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做事就应该精益求精。 追求精益求精,要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有的员工不能很好地落实工作责任,并非是他不想落实,而是他患有马虎轻率的毛病。做事马马虎虎不认真,处理问题轻率大意不慎重。 马虎轻率的毛病是工作的大忌。稍微的马虎轻率,可能导致灾难,酿成大祸。 追求精益求精,要防止虎头蛇尾的做法。有的员工能力很强,但却不能很好地落实组织所下达的工作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工作开始时,热情百倍,干劲十足;但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遭遇到困难或挫折之后,则热情逐渐减弱,干劲逐渐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