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年改革,中国银行业发生了举世瞩目、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其中,国有银行从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大型上市银行的改革“三部曲”,一直都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主角”;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诞生以来,以其灵活的经济机制、高效的管理理念,俨然已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条“鲇鱼”,成为银行业发展路上的“生力军”。不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随着我国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金融业务逐渐专业化,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涌现,时至今日,虽然其在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还略显“青涩”,但作用却早已不容忽视,他们在补充丰富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同时,更加促使我国金融领域呈现“百花齐放”局面。
提起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种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机构以及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已成为构成组合中的“中流砥柱”,而各自的形成历史却一样地漫长复杂。1681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公司;1818年,美国产生了信托投资机构,到1980年底,美国信托财产总计达5712亿美元;1849年,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农村信用社;20世纪初,证券业务和租赁业务得以迅速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逐步形成一个体系。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其诞生开始便同商业银行有着密切联系,而其每一步发展也同样推动着银行业前进。在此不妨拣之一二略加详述。
从大型国有银行到各个股份制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有“面向三农”的业务方针之外,无不把经营重点放在城市,农村业务利润单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使各个银行无不对其“避而远之”,而仅农业银行一家之力,显然也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发展需求,农村市场被迫成为弃地。但农村信用社有效地补充了这一空白。从行社联营的大集体计划,到恢复“三性”、筹建联社,到与农行脱钩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再到深化改革,真正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我国农村信用社体验了风险化解的阵痛,经历了体制机制的蜕变。现如今,农信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大力拓宽发展空间,发挥优势用好强项,已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银行体系在农村市场的有力补充。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但在此之前,“邮政储蓄”却是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的。1986年3月,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邮政储蓄业务在全国各地的邮电局分期分批开展起来。1998年伴随着邮电系统的重大改革,与电信分营,邮政机构开始独立运行。经过22年的发展,邮政储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邮储在发展过程中也积蓄了成为大型商业银行所需要的网络、产品、客户、人才资源和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提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结构,具备了向“真正的银行”改革转变所需的条件要素。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由原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专业局身份到商业银行独立法人转型的重大转变,掀开了邮政金融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更有利于其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国有银行成功改制固然令人振奋,不过却少不得资产管理公司这样一个重要的幕后帮手。1999年,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存续期为10年,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2006年底,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完成国家下达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回收考核目标,在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有银行上市之行铺平了道路,夯实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各种保险公司、专业证券公司、企业财务集团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也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成功批设了两类全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汽车金融公司和货币经济公司,它们的诞生共同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和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金融创新的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涌现与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多元化、目标化和证券化,使得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日益综合化,拓宽了银行机构的业务品种,增加了利润来源,加快了混业经营步伐;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地带来了更多潜在的风险,相互间业务的交叉加长了资金链条,也加大了风险概率,这可谓是对我国风险控制领域的一大挑战。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定也能够通过发展本身来解决。只要我们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为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它们一定可以取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推进我国银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竞争格局、继续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