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诠释落实真谛:关键在于落实》
2.落实出生产力
![第6节:落实出生产力](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505241337359.jpeg)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 耶稣让彼得把这块马蹄铁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 耶稣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 出了城,师徒二人继续前行。他们经过的是茫茫荒野,土地干涸。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樱桃,赶紧捡起来把它吃掉。 耶稣边走边“掉”樱桃,彼得也就只得费力地弯了18次腰。 耶稣笑着对彼得说:“如果一开始你能按我要求的做,你只要开始时弯一次腰就行了,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彼得因为没有按照耶稣的要求去做,所以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得不弯腰18次。如果他一开始就能“落实”耶稣的指示,他只要弯下一次腰就行了。 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有效地落实,就不可能顺利地吃上“樱桃”,甚至吃不上“樱桃”。 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科学决策变成实践,才能把任务变成行动,才能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否则,再好地“樱桃”也只能“望梅止渴”。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决议政策,也是一纸空文”。 实际上,任何地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 有数据显示,截至到2005年9月,湖北省工业已连续19个月保持20%的增速。 为什么湖北省的工业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效益?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他们“坚持不懈抓落实的结果”。 他们实施“工业兴省”战略,新型工业化成为全省发展的主旋律;他们坚持发展县域经济,使仙桃、汉川、宜都等一批“经济小虎”跃起;他们坚持对外开放战略,“香港周”、“韩国周”,一次次地把湖北的开放形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3.落实出创造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决策的过程,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的过程。这是因为: 首先,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机关和管理层的工作部署,主要是从全局考虑的,着眼于事物的共性,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因此,有效落实,就需要把上级的宏观政策同本单位的微观实际结合起来。把上级的宏观政策同本单位的微观实际结合起来,就需要创造,而不能简单地机械照搬。 其次,从决策到落实总是有时间距离的。不仅如此,在落实决策的过程中,还必然会遇到客观环境的变化,遇到一些影响落实的干扰因素,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换句话讲,落实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就要创造出新的方法,才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