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鼠去牛来,农历新年将至。一些券商、基金在“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继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纷纷推出了他们的“10大金股”(以往10大金股大都沦为了垃圾股),而且很多机构大谈市场机会,刻意回避市场风险和隐患。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机构们似乎比较乐观,即使身处悬崖峭壁,还在卖力地寻找价值洼地和“黄金”。勇气可嘉,但这种错误地引导对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机构们本来就是市场中最大的“利益人”,也是中小投资者最大的竞争者,让“狼给羊指路”显然是靠不住的。如果旱涝保收的公募基金对市场过于悲观,理性地建议投资者保安全、理性赎回,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客观”的基金很有可能会因收不到管理费而关门大吉;如果券商过度悲观,理性地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客观”的券商可能会因收不到佣金而日子难过。于是,机构们放大利好、畅谈机会、回避隐患就不难理解,只有热闹的市场才是他们的生存之本,频繁交易是机构们的最爱,而中小散户是最恐惧大起大落的,因此要让市场健康和稳定,得先教育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仅仅只怪罪散户的跟风和投机,如果不约束最大的投机诱导者,
因此,对于2009年的中国股市风向标,投资者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需要火眼金睛,千万别被乐观的机构们给迷惑了,需要对风险估计的更加充分,以备无患。
最近,有很多机构的投资报告称“2009年大小非和限售股不足为虑”,他们解释的原因是:2009年解禁的上市公司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的解禁量分别为2360、1713和571 亿股,这三家合计解禁规模大约为全年解禁总量的2/3。从解禁股东性质来看,基本上没有减持的可能。剔除这三家公司后,2009年全部解禁数量大约为 2262亿股,其中IPO限售股为440亿股,股改的大小非为1676亿股。按照去年的实际减持量与解禁量之间29.67%至22.52%左右的比例推算,预计减持占解禁的比例将会在15%到20%之间,减持市值大约在1500到2000亿元左右。
这些有板有眼的数据似乎很有说服力,也蛊惑了一些解禁股在前几天逆势上涨。那么,实际情形究竟是什么样的?
有数据统计,2009年共有1184次限售股解禁上市,涉及1127只股票,全年解禁数量为6906亿股,大小非解禁2247亿股,占全年解禁数量的32.53%,增发制造的限售股解禁为147亿股,IPO制造的限售股解禁有4513亿股,占全年解禁股的65.35%。以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大约为3.2万亿元。
不难看出,IPO制造的限售股问题在2009年将会更加严重,限售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大小非的2.07倍。虽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的解禁量占2009年解禁总量的67%,正好2/3,但是千万不能简单地剔除而盲目乐观。笔者以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对这三家解禁市值进行了计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的解禁市值分别为8354.4亿元、5087.61亿元和4008.42亿元,占2009年解禁市值的54.5%(按解禁市值3.2万亿元),其余公司的解禁市值近1.5万亿元。显然,解禁股数量与解禁市值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如果用剔除“三大”之后的解禁股数量来掩盖解禁市值是不合理的,而且容易忽视风险;其次,这些所谓的解禁股大都是增量概念,如果再加上以前解禁但尚未减持的大小非和限售股,则实际减持是一个存量加增量的概念,仅仅分析解禁数是对市场供给风险的极大忽略,目前大小非只减持了25%左右,仍有大量的存量大小非和限售股正在伺机而动,只要股市一出现反弹,就是他们的减持机会,如果不及时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让市场自行修复、自我消化,2009年以及未来几年的中国股市则很难走出困境。
如果让大小非和限售股问题继续拖延,股市继续低迷,很有可能一些上市公司在未来因主业受损、资金短缺、结构转型等迫使下,会不计成本地抛售(大小非和限售股的成本本来就很低),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股市有可能继续暴跌。
实际上,据笔者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小非和限售股在解禁期未满之前就开始私下折价转让,还有一些大小非和限售股通过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平台折价转手,这会给市场再次制造“成本不平等”,还会给监管带来难度,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转手后,持有者不受任何的限制条件,可以随时减持,相当于大小非和限售股将要通过“拖拉机账户”来分散抛售。那么,二级市场做好准备了吗?
从目前疲弱的市场情形来看,除了做多的信心不强之外,现有的资金对当前的股票都难以全力承接,哪有余力去面对3.2万亿元的解禁压力?显然,大小非和限售股是目前A股市场最大的困惑,也是影响中国股市未来若干年的重大因素,依靠现有的承接力是很难应对大规模的减持压力。
如果真要启动内需、稳定股市,要发挥股市推动实体经济的作用,发挥资源配置和投、融资功能,那么当前务必要对大小非和限售股进行妥善解决。否则,股市继续低迷,大小非和限售股不计成本地抛售,不但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恶化,还会阻碍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何况2009年还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现在A股市场本身都已捉襟见肘、奄奄一息,再来一些抽血的,将会对中国股市雪上加霜。
由于市场的持续低迷,A股市场IPO已从2008年9月25日华昌化工上市之后就已尘封。但目前已通过审核、等待发行的公司达36家,合计发行数量达到144亿股,还有151亿股被发审委通过但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增发股份。按照2008年12月29日市场的平均股价7.41元来算,这些股份全部发行,其总融资额为2185.95亿元。另据普华永道预测,2009年中国股市将有88只新股IPO上市,总融资额1520亿元。同时,创业板在2009年也很有可能推出。这些对A股市场的资金分流是必然的,如果不及时挽救A股市场,很有可能A股市场中一些资金会到新市场寻找机会,到时不但会对A股釜底抽薪,还很有可能会带来“超额”的资金来爆炒创业板,从而造成主板与创业板冰火两重天的双畸形格局。
另外,还有境外公司来华上市、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债券市场,都是“吃饭的嘴”,如果经济继续不景气、上市公司业绩负增长、股市继续低迷、财富效应和投资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市场中自然就会出现“粮食”短缺现象,从而很多宏图伟略都会搁浅。
为了避免这些可能性的发生,在当前对大小非和限售股进行适当地制度“安排”,制度性拯救中国股市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曾多次撰文建议实施更加市场化的“二次发售机制”,建议大小非和限售股减持须与公司分红挂钩,通过更加市场化的“二次发售机制”这第二道门槛,来约束一些垃圾公司的大小非和限售股任意抛售,通过这种让市场选择、定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但可以避免大股东信息不对称式地任意减持,也可以让减持价格更加合理化,同时可以稳定市场预期和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如果实施生硬的“限制”,只能将问题和隐患后置。
在2009年,笔者希望管理层能够拿出大智慧,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及时解决大小非和限售股这个困扰中国股市的最大问题,不能仅仅只拿目前的实际减持数量来否定减持压力,更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隐患会久积成灾,搞不好这座“堰塞湖”会因一只小蚂蚁掏了一个洞,而造成溃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