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网上流传着一段很经典的话:“2007年最具蛊惑的口号是——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赢CPI。结果到了2008年我们发现:我们都跑过了刘翔(他不跑了),但全输给了CPI。”
近期,又有人拿“降息预期”来蛊惑2009年的投资机会。可是,“松货币”就一定意味着股市上涨吗?
上周一,中国央行进行了百日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但在上周中国股市却走出了“五连阴”。于是,有人大呼:“A股缘何漠视利好?”“不是都说降息能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增加市场资金供给吗?怎么股市反而出现了这么大的跌幅呢?”
不难看出,目前很多人在观察“降息预期”在市场中的效应,或许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在参与这种“预期”投机。尤其是在政府确定了2009年的M2(广义货币)投放量后,“松货币”的政策方向更加明确,就难免有人会借此来诱导投资者。因为,低利率政策确实可以创造更多的流动性,可以适当缓解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压力,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确实可以鼓励实体经济的投资热情,理论上,“松货币”有利于股市,低利率可以迫使一些追求风险收益的资金从银行系统流入股市,尤其是在目前股市跌去73%的情形下,相对风险较小,但是市场能否很快反弹,则有待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改革,大小非、限售股、监管体制、发行制度等不改革,否则仍然需要时间来换空间。
在目前的市场情形下,我们也不能过度悲观。虽有大小非、限售股这座“堰塞湖”,也有宏观经济不景气和上市公司业绩恶化的预期,还有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理想,但是市场的非理性“超调”也让部分股票显露出了价值。因此,理性选股将在2009年非常重要,也是决定2009年收益或亏损的关键。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度乐观、不能盲目“做多”,尤其是不能拿“降息预期”来投机。因为,“松货币”在理论上可以创造新增流动性,但未必能够很快进入“流通”环节,未必能够很快发挥货币的乘数效应,换句话说“流动性增加未必意味着股市上涨”,股市上涨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记得在金融海啸之前,全球各大市场都是流动性过剩,金融海啸爆发后各大市场开始捉襟见肘,流动性突然不足,从而资产价格纷纷暴跌,于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开始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救市”,中国也不例外。笔者通过观察这些注入资金的流动性变化,及其在股市中的反应,发现依靠注入流动性和调整货币政策来“救市”,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获得了注资的金融机构都将获得的资金作为了备用流动性,而很少进行投资或商业放贷。在经济前景不乐观的情形下货币政策自然也大打折扣,很多储蓄资金不会因为利率的降低而冒血本无归的风险。在当下显然安全是第一位,而追求收益的风险偏好则是第二位。于是,对于目前全社会的“流动性滞存”、金融机构的“惜贷”、储蓄增加贷款减少导致的存贷差加大、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收缩、投资者的投资倾向减弱等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并且,从以往的历史数据来看,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撑流动性增加就一定会形成牛市。
最近,笔者搜罗了很多流动性周期和股市周期的数据、图表,并将二者的周期线叠加之后发现:1988年-2008年这20年间美国市场中的牛市与流动性周期正相关性不强;1995年-2008年日本的也不强,在流动性高峰时股市未必是牛市;1996年-2008年的中国,在前三次流动性增长的高峰中,二者的相关性也不是很明显,只是在上轮牛市中他们的周期性似乎正相关性强一些。但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缺乏做空机制,从而“单边市”导致畸形的“资金推动型”行情与流动性过剩所呈现出的正相关性强一些,但这是在“财富神话”的诱导和通货膨胀的压迫下,被动形成了全民“存款搬家”去炒股的畸形现象,这应该算是一个特例。
将流动性周期与股市周期叠加图反过来看,则会发现另外一个规律,在每一轮流动性紧缩的周期线先行后,过一段时间股市就会跟随向下,二者的这种相关性极强,只要流动性出现紧缩后股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美国、日本和中国没有一个例外。
据IMF的研究,从1959年第一季度到2003年第三季度间,19个工业国家发生了52次股市价格泡沫破裂,根据牛市、熊市的转折点,发现相当于每个国家隔13年就会出现一次股票价格泡沫破灭,每次持续两年半,伴随着4%的GDP损失(IMF,2003),而很多次泡沫都隐约与流动性的急剧收缩有关。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流动性增加与股市上涨的正相关性并不强,但流动性逆转对股票市场的毁灭性打击则不容否定。因此,谨慎、温和、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尤为重要,否则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对此,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识非常深刻。虽然他以前的低利率政策在金融海啸后备受争议,但他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至今无人能及。当股市出现大幅上涨时,格林斯潘一方面不断地警告美国股市出现了非理性的燥热,但真要动用利率政策来干预股市时却显得非常小心谨慎。格林斯潘曾经说过:“想通过市场干预来戳破泡沫,有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解决,那就是你必须比市场本身更了解市场。”
当然,在美国股市大涨时格林斯潘并没有坐视不理,只是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他在自己的新书中坦言:美联储出台的数次紧缩政策大都是针对股市价格的,但在公开表述中都有意隐瞒此事。1998年后,他对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之飙涨,虽然仍然关心,但不再主动采取预防性的降温措施,而只准备在一旦股市或房地产泡沫破灭时,将经济所受到的伤害降至最低。
当股市大涨时,央行往往会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央行不能确定这种上涨是否就是泡沫,而且央行不能确定干预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央行也不敢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只是力度不同罢了。如果货币政策把握得及时,紧缩得适度,则不但可以给股市降温,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软着陆。但是,这个“度”没有一家央行把握得好,就连格林斯潘也一样,他在1998年之后就放弃了货币政策干预股市的行动。
可是,我们回头看看中国的央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前,其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和密度极大,直到这些“紧缩”效应滞后、累积发生后,发现“防流动性过剩、防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不但“紧缩”了股市,也严重“紧缩”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直到今天,大家才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中国经济的颓势,加剧了中国股市的暴跌。于是,现在又开始紧急掉头实施“宽松”,而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经济,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谨慎,如果货币当局再一味地盲目“宽松”、一味地相机抉择,风险置后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在2009年我们一定要总结过去的教训,千万别再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的货币政策应该更严肃、更谨慎、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的股市监管者应该有所作为,应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股市走向良性循环;我们的投资者应该更具大局观,对诱导性语言应该理性分析,对概念炒作应该敬而远之,尽量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