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寻找春天──两岸三地专家2009投资策略网上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作为首场在线嘉宾,现场回答本报记者和网友的问题。
宏观经济形势出乎意料
记者:临近年末,都有一个宏观热,对宏观政策的关注和报道是我们《证券时报》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请您谈一下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
巴曙松:可以说今年的经济回落速度是出乎意料的快,但是政府刺激内需的政策力度 也是出乎意料的大,这两种力量是成为左右市场、中国经济走向的两个经济因素。我们看到今年以来《证券时报》文章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第一次”:10月份第一 次出现了用电量的负增长,M1的增长速度是1997年以来的最低点,出口到10月份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
从出口的几个数据来看,出口大幅下滑是受外需回落影响,但是进口的下降速度比出口的还快,所以10月份的顺差还增大,进口实际上很大程度反映内需的强度,所以可能内需回落速度比外需还快,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
记者:形势这么严峻,是不是也有点出乎您的意料呢?
巴曙松: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即使再悲观的分析者也难预料这么大的回落趋势,但 是政策出手的力度也是出乎意料的。通常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才正式部署次年经济工作政策的基调,但是今年在10月初就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4万 亿刺激内需和10条措施,紧随其后的有108个基点的大幅降息,最近又发布金融30条,上周召开了中央经济会议,相信陆续还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概括起来 说,就是我们经济回落的速度出乎意料,但是政策刺激内需的力度也出乎意料,对中国来说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下一步政策的走向,我们怎么把握 它,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库存调整夸大经济回落速度
记者:我们看到两股力量,一股是经济下滑的力量,一股是政府出台新的措施,宏观调控转向把这个经济往上拖的力量,这两股力量在博弈中大概什么时候能让经济慢慢见底回稳?
巴曙松:这个问题也有几个网友在问,其中一个网友作了充分的准备,他说对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国外研究机构好像比较悲观,有一家机构预测会跌到4%-5%。而我的观点一直是认为到8%是没有问题。
目前三季度、四季度经济的快速回落中,库存调整夸大了回落的速度。2007— 2008年通货膨胀的预期下,企业大规模地增加库存,提前下订单,使得当时的工业增加值有虚增的成分。海外商品价格回落以后,企业主动调整这个库存,减少 库存。这个库存消化的过程不可能要很长的时间。
明年下半年经济可能很快回升
记者:这个库存调整的周期要多长时间?
巴曙松:不同的行业可能有差异,但是大致上来说,如果从奥运会后开始调整,2—3个季度就可以了。库存调整结束以后,经济增长就不会继续如此快的回落。如果分开来看,需求不会像供给回落得那样快。此外中央采取的措施到位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我们在珠三角、长三角调查中发现,很多人担心,与1998年相比,没有那么多项目 可以投。但实际上今年年初我们的政策基调是双防,抑制了很多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所以当中央放松政策后,到明年下半年,效果就可能出来。而且现在各地报的 推动投资的金额相当高,明年下半年经济可能很快地回升。
记者:也就是说,您认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到明年第二季度就可以看到一些迹象。
巴曙松:至少大幅回落的趋势可以止住。
财政政策有较大回旋余地网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降息空间很大,您认为明年的降息空间还有多大?
巴曙松:实际上,在经济回落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更有效果一些,货币政策的效果是 要打折扣的。用凯恩斯的话说就是:你把牛牵到水边但它不喝水,其实河里还是有水,可能还很多但它不喝。也有经济学家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一个风筝一样,把线 收紧对风筝收回来是有用的,但把线放松风筝不一定会飞出去。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来调整。今年即使财政赤字扩大到5000亿-6000亿,也只占GDP1.5%-2%。此外税收方面,就是要谈减税了。
从目前来看,至少有些条件例如物价大幅回落,使得我们把应对通缩成为主要的政策目 标。10月份CPI下降到2.4%,PPI下降到2%,明年上半年PPI还有可能变成负值,所以从环比的情况来看,实际的正的利率上升得还是比较快,因此 利率下调将成为一个政策的主要方向,也有较大的操作余地。
记者: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看起来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太紧张,居民存款回流让银行资金流宽裕,但银行的惜贷倾向也比较明显,由于企业信贷风险增加导致了银行不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而是更愿意做一些风险比较低的投资。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巴曙松:我们原来担心的是银行会不会放款,其实我们只要有适合的项目引导,只要有政策的扶持,实际上资金的流动性是不会有问题的。11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的转折。金融30条里面又把创业板写进去了,但我们的金融创新进展还是不尽人意。
不能轻视通胀压力
网友:对未来全球通胀的可能性您怎么看?明年通胀力显著上升的可能性有多大?
巴曙松:我想展开说一下,不能对未来通货膨胀压力过于轻视,最近有一个观点,如果物价一旦上升,债券市场会出现山崩地裂的行情。
如果大家过多透支降息预期,使得债市特别是长期的收益率曲线过于平坦,那么一旦出现物价的轻微变动,很可能这个收益率曲线会变动很大。很多缺乏风险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形成比较大的损失,所以不能对通胀掉以轻心。
资本市场春天会来到
投资者有能力判断政策可行性
记者:前段时间,本报报道“十教授上书”,提出扩大内需,要以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这个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您有何评论?特别是很多投资者对于平准基金出来救市有很大的期望,您认为是不是切合实际,有多大的可能性?
巴曙松:我们不能低估中国的投资者对于各种政策可行性的把握能力,他们有能力判断哪些政策是可行的,哪些政策可能是说说比较舒服。网上到处看看,可以发现网友对于“十教授”的观点分析得很理性。
网友:放国内投资者投资港股是不是一个选择?
巴曙松:实际上目前国内投资者投资港股有几个渠道,比如说有QDII。但是国内有 很多QDII甚至沾到了雷曼债券上了,所以国内对于QDII比较谨慎。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投资港股的机会,我们看到香港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国际资本主导的市 场,现货市场40%是外资主导的,期货、期权牛熊证70%都是由外资主导的。国内投资者要熟悉这些主流资金的想法,炒作手法,同时也要增加自己对于资产的 定价能力,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方向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整合来实现,比如两地ETF的挂牌,QFII规模的扩大,CDR的发行。这些都是我们 可以备选的一些政策。
中投最好策略就是什么都不投
记者:金融危机以来,有很多观点说,目前是中国资金出海进行海外收购的好机会。但是在金融危机中,中国还是经济增长的绿洲,很多国家的资金都来中国投资。您认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中国资金出海投资的机会有多大,面临哪些风险?
巴曙松:中投公司自成立以来正好赶上市场的大萧条、大调整,从成立到现在,最好的 投资策略就是什么都不要投,只要有投资,资产就会有缩水。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平均大概有30%到40%的缩水,中投可能是幅度最小的。中投的一个主要贡献 是参与了国际上关于主权财富基金游戏规则的制定,比如圣地亚哥共识。主权财富基金应该怎么运作?有什么规则?如果没有中投我们可能还不能参与这个会议。中 投现在手中绝大多数是现金,怎么去看待抄底?海外的金融机构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而且现在的金融机构,整个中国对外投资的组合里面,金融行业比例比较高,所 以我们要从金融行业转向非金融行业,特别是向技术、品牌、加工制造能力以及资源的转移。第二,从靠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自己投资可能要转向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 业合作投资。现在中国的企业都在谈走出去,走出去是必定的方向,但实体企业在进行海外兼并整合的时候,他们的优点是熟悉行业状况,但其缺点是缺乏金融财务 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少国家和国家之间协调和沟通的渠道,而我们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有这样的专业经验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