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妹姒 《江南春——创意创造生意》第三部分第14章在质疑中前行(2)



第14章在质疑中前行(2)

我们的备战一定要为未来而战

早在永怡传播时代,江南春就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我们的备战一定要为未来而战。

如今分众传媒的户外媒体圈在趋于成熟的同时,也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比如:更新广告的手段十分有限,内容单一,消费者关注度下降,效果与预期不成正比;商业模式进入门槛较低;业主的维权行动日益增多;商务楼宇市场从饱和期逐渐进入衰退期等。从财报上看,分众传媒的增速正在减缓。

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分众传媒必须开拓新的“蓝海”。在国内的商务楼宇视频广告、卖场终端视频广告、公寓电梯平面广告市场取得超过90%市场的垄断地位后,分众传媒的手机广告战略和互联网广告战略悄然启动。

aihuau.com1

备战手机广告

2006年3月21日,分众传媒以3000万美元收购WAP PUSH手机无线广告运营商凯威点告,标志着分众传媒正式进军手机广告领域,江南春试图带领分众传媒驶向另一片蓝海。

收购凯威点告是受到多方质疑的,有媒体宣称:江南春花3000万美元收购的就是一家短信群发公司。而短信群发在2006年正在因为市场混乱、骚扰公众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移动运营商已经关闭了多家违规的SP。所以江南春的这一举措看上去是不明智的。

并购完成之后,江南春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我不能具体告诉你北京凯威点告技术有限公司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也许在一两年后我会告诉你。

我们已制定了进入中国手机广告市场的策略,并计划针对单独客户建立起高端广告通道。在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开通后,预计我们客户的手机广告支出将大幅度增长。

江南春希望能利用凯威点告来做技术储备,进行手机广告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研发,一旦成形,就会率先取得业界的领先地位。

从江南春收购凯威点告时的这些言论可以看出:

 江南春 妹姒 《江南春——创意创造生意》第三部分第14章在质疑中前行(2)
第一,江南春认为,手机广告的潜力在未来而不是当前,未来是多远呢?江南春的答案是1~2年,也就是2007~2008年。2008年我国将实现“科技奥运”的一个承诺,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开通,江南春清楚地看到这才是无线广告的市场平台。

第二,江南春看上的是凯威点告占有中国手机广告市场近80%的份额和国内规模最大的PWAP PUSH广告发送平台(Mbox),以及该公司建立的数量近7000万WAP用户的数据库,约占中国WAP用户总量的90%。

由此可以看出,分众传媒收购凯威点告更看重其技术储备和资源储备。

江南春设想,依靠无线身份识别系统,手机广告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可得知用户的号码和终端情况、操作系统等信息。挖掘出用户的喜好、使用习惯、月收入和性别,甚至精确到用户喜欢美食中的川菜的信息,这些数据经过分析整理之后就成为“点对点”传播的基础,而“点对点”的精确传播无疑是江南春和每一个广告人的共同梦想。

分众传媒确实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12秒收费模式”、“短信定制点告”等。这些模式因为直接触及广告效果而深受广告主的好评,而且这些广告把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和互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告招人烦”情况。

尽管2008年3月15日爆发了“短信门”事件,分众传媒被指责为垃圾短信的主要源头,分众无线被迫叫停,致使分众传媒在手机广告业务上损失惨重,整个行业发展也陷入停滞状态,但这不能说明手机广告业务就是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更不能说明江南春的判断是错误的,分众传媒的经营模式是正确的,只是管理出了问题。

启动互联网广告业务

2007年2月28日,分众传媒以225亿美元收购好耶广告。此次收购意味着,分众传媒踏入了中国最快速增长的广告市场——在线网络广告市场。半年之后,分众传媒又收购从事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无线增值等新经济领域研究的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集团。

为了整合资源,分众传媒对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进行了“地毯式”的收购,短短一年时间,江南春一口气收购了科思世通、创世奇迹、嘉华恒讯、广州恒讯、上海网脉等七八家代理公司,又一次让人们惊叹于分众传媒的力度、气势和执行力。收购这些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后,分众传媒基本占据中国网络广告代理1/3以上的份额,在短短一年内超过了全球第二大的广告公司WPP,快速蹿升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2008年初,分众传媒与全球第一大广告代理公司日本电通合资成立了“电众数码”公司,专营互联网业务,被业内认为是分众传媒买了保险的互联网之旅。

“分众传媒对于互联网介入的程度,绝不会只是舔一舔或咬一口。”江南春这样的言论让所有涉及互联网广告的公司惊出一身冷汗。

“不要告诉我你要到哪个网站做广告,只要告诉我你的广告想曝光在哪些流量上”,这是分众传媒正在引导广告主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理念。看样子江南春继户外广告之后又准备引导一次互联网广告“区分受众”的革命,但事实上如果市场真的向着江南春引导的方向,由比拼“媒介价格”转变为比拼“媒介效果”,分众传媒其实并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江南春对这个行业的赢利模式尚需要探索。

广告是网站获得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广告的具体形式有新闻组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条幅广告、游戏式广告、背景品牌式广告、交流式广告、弹出式广告、旗帜广告等,但是采用何种形式的广告吸引消费者是次要的,网络广告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展需要赢利,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赢利模式才是根本。

江南春在2006年总结出未来三年传媒业九种机会,即分众、植入、娱乐、体验式行销、垂直、社区、定制、收费化和超媒体结构。其中,对于“超媒体结构”,江南春是这样解释的:

当中国的七八千家个人网站结成联盟,当网站被一种特定技术管理起来,流量被统一化以后,如果你可以被识别,挑选你接受的广告,对广告主来说也形成了价值,你在哪个网站上不重要,因为它超越了媒体结构。这种一对一形式是未来的趋势。同时还可以按最后的点击或是最后产生的消费行动来进行收费,我想这样的模式是无法抵挡的。

按照江南春的设想,不管用户登录的是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还是某个“草根”网站,用户看到的广告永远是自己感兴趣的,因为用户的身份已经被识别。这无疑给网络广告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互联网公司将接到更多的广告订单,因为它们的广告版面原先面对1000个人都是1个面貌,现在则可以有1000个面貌。对于广告主来说,这的确是个美妙的方式,按照点击甚至是消费行为来收费,无疑是广大广告商梦寐以求的。

这个模式无疑是先进的,但是推广起来绝非易事。主要的阻力不是来自技术层面,而是商业利益和话语权的竞争。目前国内的网络广告,主要还是为四大门户和百度所垄断,百度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广告基本是自己直销。而四大门户,肯定都不愿意让广告领域出现一个楼宇广告市场里的分众传媒,否则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话语权。所以,它们宁可直接面对客户,让客户去选择网站,也不愿意让分众传媒来选择在哪些网站上投放。例如腾讯为了限制代理公司做大,推出的政策是最高只签3000万元的单,超过就另外再签,比如15亿元就必须签5个框架合同。显然,老牌网络企业们正在与分众传媒这个嚣张的新贵较劲,分众传媒的网络征途还很艰难,很漫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351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江南春 妹姒 《江南春——创意创造生意》第三部分第14章在质疑中前行(2)》为网友念你成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