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线性系统的角度,一个公司的所有运营是由一个个活动和事件组成的,而不是由资产、资金或者其它确定的事物组成。公司所有的管理思考都应以这一系列活动和事件为着眼点。
除了活动之外,我们在企业中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如果企业中有与活动无关的任何东西,都是多余的,应该被清除掉,这也许是一条简单管理的原则。
一个制造企业,必须借助于将原材料“转化”为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才得以生存。加工过程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各个工序是完成这些“转化”的实际活动,如剪切、加热、研磨、弯曲等。从“转化”这个视角来看,每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经营单元”。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生产作业、销售、顾客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管理和内部服务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当我们把企业的所有活动集合在一起,从空间进行考察的时候,发现企业的特性由那些主要的活动呈现出来,次要的活动显得无关紧要;如果从时间的角度考察,那些反复出现的、长期存在的活动呈现出企业的特性,偶然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活动则显得无关紧要。
如果我们能识别出企业的主要活动和长期活动,并找出让这类活动呈现的机制,我们就获得了系统对待企业的能力。
为什么企业会出现这些活动而不是那些活动?
这源于我们的经验。
企业的活动过程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新增、删除和更新的过程,企业的经验体系又影响着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活动与经验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活动与经验的相互作用机制,跟生物的自然适应机制一致,信用强度高的经验被反复应用,信用强度低的经验则被屏蔽。
人类的行为总是被理论和经验引导,理论是别人的经验,或者说被多数人认同的经验。当理论多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人们倾向于运用自己的经验,或者说按自己的理解行事,这就是阶段企业管理的现状。
这是一个经验致胜的时代。企业管理者都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人,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都在强调从业经验,成功的企业都清楚自己是靠什么成功的,并且会继续运用那些曾经成功的经验。
“知识就是力量”,大凡可以称得上知识的东西,除了科学,就是经验。
科学以演绎、推理、实验得出确定的结论,我们上学期间学习的大部分知识属于这一类,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
而经验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主观性,从而具有不确定性。唐朝经验可能在今天不适用;西方的经验可能在东方不适用;张三的经验可能对李四不适用。 经验和科学本是一对兄弟,可科学占尽了风光,而经验显得默默无闻。 几乎在一切“非人”的领域,都被科学占领,数学、物理、化学……我们称之为自然科学。 科学也试图占领“人”的领域,经济、政治、文化……我们称之为“社会科学”,但事实上社会科学总让人失望,经济学家之间反复争论,哲学家被分别为若干派系,股评专家的预言总被当成笑谈。 当企业经营复杂到无法“科学管理”的阶段。我们只得求助于“科学”的兄弟――“经验”。所以我们招聘时强调经验,领导者都是些富有经验的人,经验成为价值的代名词。 因为经验的历史性(有过时的风险)、地域性(有水土不服的风险)和主观性(这是最大的风险),所以企业经营管理处于混乱不堪的境地。 由此可见,经验不科学,却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 有超越历史、地域、主观的经验吗? 有没有什么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复起作用? 有没有什么经验在不同的地域反复起作用? 有没有什么经验被95%的人认同? 答案是肯定的,谁都可以列举一大把的例子。 超越历史、地域和主观的经验,是相对确定的,可以被冠以“科学”之名。 超越历史、超越地域、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经验,我们称之为“模式”,或者被称为“规律”、“真理”等,老子称之为“道”。 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一旦从模式的层次探讨经验,经验就变得科学了。 模式是一种结构,模式的结构依然可以这样表达: “在什么什么……情况(前提)下, 有一个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一个企业如果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相互支持的模式,就如同人类通过足够多的词汇形成语言一样,以模式为基本词汇的语言将使管理变得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