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计的借鉴经典:都江堰工程



俯瞰都江堰,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四个字——平淡无奇。几乎看不出是一个“工程”,更谈不上“雄伟”。所谓“堰”,看上去只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江心洲”,“宝瓶口”也不过在江边山上凿了一个口子。

    但是,都江堰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它历经2260年沧桑仍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它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之前几十年就已建成,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水、导水、引水、排沙、泄洪的功能,文人盛赞它“千古奇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而现在的长城不过是一个历史遗迹。

李冰建设都江堰的方法可以追朔到大禹治水的思想:顺着水的自然流势无为而治。

    都江堰不过是在岷江中顺着水流建了一个分水堤,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的水经过宝瓶口流入了成都平原,外江的水顺流而下。

    都江堰朝向上游的端头称为鱼嘴,它将岷江水劈成两部分,在内江与外江之间进行了第一次分水。

在都江堰的尾端是飞沙堰,依赖于它适中的高度进行第二次分水,在洪水季节,水流将从飞沙堰之上泄到外江。

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工程构成。它们有机的组合,联合发挥了引水灌溉、排洪、排沙和减灾的巨大作用。鱼嘴与金刚堤连在一起,位于江心,它们的建造和作用与弯曲河床形态有密切关系。金刚堤实质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位于金刚堤的顶端,形如鲸鱼之嘴巴,故名为鱼嘴。鱼嘴与金刚堤的共同作用是使岷江河床分汊,即分为内江和外江,所以鱼嘴与金刚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从分水堤与金刚堤位于河床中心位置分析,这个堤的建造,主要是李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环流的原理形成的。如现在的分水堤东侧是岷江凹岸,也正是内江流经的部位,西侧是岷江的凸岸,也正是外江流经的部位。这里的弯道环流的表流流入凹岸,把凹岸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流再搬运到凸岸堆积成迂回扇,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积形成规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刚堤),泥沙在洲头不断堆积、延伸,加之人工不断对它们修筑、加固和保护,形成今日之“天然-人工”金刚堤和鱼嘴。金刚堤和鱼嘴的存在,使岷江主流在此成为分汊型河床。尤其鱼嘴的存在意义,在于发挥分汊河流的分水分沙作用,如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显然,这是李冰掌握了分汊口即江心洲(金刚堤)和洲头(鱼嘴)的分水分沙特点,又利用了内江具有平面弯道环流泄水特性,创造的科学分水方法。

飞沙堰和宝瓶口的工程建设,科学地利用了河流动力均衡原理。飞沙堰位于金刚堤南端成一低矮的人工沙堤(实为一潜坝),为什么飞沙堰要修在金刚堤南端?这是因为内江流水遇到虎头岩的撞击后自然形成涡流,这股涡流径直向西南方向(现在的飞沙堰位置)流去,多余洪流和泥沙也随之泄入外江,可见这位置正是保证内江洪流和泥沙排泄的最佳方向和位置,因此,决定在金刚堤南端修建飞沙堰。飞沙堰的作用一是起排洪排沙作用,二是起挡水作用,保证内江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以保证成都平原灌溉有足够的水量,如无此坝,内江水会大部分泄入外江,所以后人总结为正面引水,侧面排沙,但必须要求飞沙堰坝面要低。李冰根据河流动力均衡原理岁修内江的经验是“低作堰”。所谓低作堰,是指每年维修飞沙堰时,要保证飞沙堰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上,堰顶不能加固过高,即堰顶宜低不宜高。因为堰顶高了,造成排洪排沙不畅,使内江泥沙沉积加剧,洪涝频繁,而堰顶低了,减少障碍,有利于排洪排沙。究竟堰顶低到什么标准合适,要根据宝瓶口的“水则”与灌区需水量的多少而定。现在的堰顶平于水则十五划(每划一市尺)是堰顶最合适的高度标准(现在飞沙堰的相对高度实为2m)。如果内江水位高出水则十五划,堰顶也高出水则十五划,对内江排洪不利,灌区就要闹水灾;相反,内江水位低于水则十五划,堰顶也低于十五划,内江大部分水流就会流入外江,灌区就缺水,影响灌溉农田,只有堰顶平于水则十五划,恰到好处,灌区不涝不旱。

内江引水的咽喉工程——宝瓶口,它与飞沙堰二者有机的组合,共同承担了排洪减灾,保障灌区用水功能,其原理也是利用了河流动力的均衡原理。如宝瓶口西边凸出而高大的离堆山崖起到了阻挡内江洪流的作用,宝瓶口起到增加泄水的作用。如洪峰期间,一部分洪流遵照宝瓶口明文规定的“水则”,规规矩矩地从宝瓶口流出,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用水,其余的洪流被迫通过飞沙堰,人字堤流向外江,起到了排洪减灾作用。由此可见,飞沙堰和宝瓶口排洪、输水功能,完全是李冰利用了河流动力均衡原理而巧妙设计的水利工程。

李冰为避免内江河床泥沙淤积,除采取侧面排沙方法外,还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方法,对内江河床淤积的泥沙每年进行一次淘挖,称为岁修。所谓“深淘滩”,就是对内江河床淤积的泥沙必须清除淘挖到一定的深度。究竟淘挖到什么深度合适?据传,李冰为了找到这个合适深度,曾多次观测、实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深度,在这个深度的位置河床底下,曾埋了一个石马作为标记(现代改为三个卧铁),要求以后每年岁修,淘见石马淘沙就终止,即淘沙达到了标准深度。由此可见,石马所埋深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衡量岁修工程质量的标准。这个深度为什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只有用河床平衡剖面理论来解释为妥。因为李冰深淘滩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内江来沙输沙处于年内平衡状态,即一年内河床冲淤平衡,这就要求河床纵剖面必须达到平衡剖面状态,深淘滩的最终目标就是内江河床相对处于平衡剖面状态,河床不淤积,为了使河床达到此状态,必须借助人为的疏浚淘沙措施,方能实现,所以每年岁修淘沙,必须淘挖到石马埋深处(河床平衡剖面位置)。假若淘挖深度浅于石马埋藏深度,河床仍继续淤积抬高,对排沙不利,而且影响外江和内江的流量分配;若淘挖超过此深度,等于人为的相对降低了河床临时侵蚀基准面,河流的活力复活,侵蚀作用反而加强,泥沙增多,加重了排沙的负担,会使输沙、来沙失去平衡。所以,李冰深淘滩确定的石马埋藏深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是河床平衡剖面理论应用于水利工程上的伟大创举。

从管理角度来解读都江堰,我们会看到一种有机秩序:依赖于其中的一个过程帮助延续另一个过程,作用力和过程使系统保持自身持续不断的运演,而不产生致使其破裂的多余的力。

都江堰顺流纵卧在岷江中,只以鱼嘴的尖头对着来水,不与水流正面对抗,除了要对鱼嘴部分及其它迎水部分定期修复外,并无溃决之忧。而它的分水功能,更减缓了洪水的冲击。泥沙淤积是水利的大敌,都江堰则充分利用自然之力排除沙石。渠首分流处,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弯道使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随着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随着底层水冲向外江。水流入内江之后,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支水向南”,把剩下的泥沙逼向飞沙堰排走。还有部分泥沙,则依靠离堆对洪水的顶托和宝瓶口的束水作用,造成横向旋流,将泥沙旋到飞沙堰、人字堤排走。这种自我维系的系统避免了强制秩序的固有缺陷,能够自我保持、自我协调的,通过自己的内部结构保持自身的活力,是一个自稳定、自适应系统,因而具有内在生命力。

假如由现代人来建都江堰,很可能建成一个大坝。由于泥沙较多,中国水坝平均寿命只有50年,泥沙较少美国,水坝平均寿命也不过300年。“堰”和“坝”的区别,实际上是两种管理思想的区别。

“堰”是纵的,它顺水而建,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引水目的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

“坝”是横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蛮横霸道(“坝”的繁体字就是“壩”),意味着对水力的强硬抗衡,对水流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体现着强制秩序,它内力没有得到疏解,必须不断依靠外力来维持,并且不断的产生内在冲突,其应力不断积聚,一旦溃决,所带来的灾难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都江堰千古不废的事实表明,它既可以灌溉、防洪,也可以避免坝的弊端。它恰恰是在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均衡。都江堰宣告了一种治水哲学,既造就了天府之国昔日的辉煌,也是今天人与自然、人与人紧张关系的救治方案。离都江堰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青城山,这里的人们甚至将两者放在一起,称为"都江堰-青城山"景区。这不是偶然的。青城山是道家的圣地。这使我们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善若水”。

上面是从微观机制的角度对都江堰进行的一番解读。事实上,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都江堰,也许会有新的意味:

都江堰东部正是现在的成都平原,这个平原形似一把张开的纸扇向东南倾斜,而都江堰市城西一带恰好处在扇形平原的顶端,海拔700多米(成都附近海拔400米左右),居高临下。这种自然倾斜地形,是修建水利工程最有利的地形,它可以不打坝,只修堤,开渠引水灌溉。所以李冰合理利用了这个有利地形,确定在此修建都江堰。

李冰在平原地形上,采用分流导江,筑堰引水方法修建都江堰时,合理利用地貌条件、河床形态对水流影响,成功地利用弯曲河床和分汊河床的发育规律指导工程建设,使工程建设建立在高度科学基础之上,基本上利用自然之力来“维护”都江堰的持续运营。但是,都江堰也不是完全依赖自然之力,同时也依靠人力的维护。三国时,诸葛亮在都安县(即原灌县导江铺)设堰官,保护、维修古堰、发展农业,以后历朝历代都要设置堰官,同时,成都平原上的农民也自觉的参与都江堰的维护工作。李冰为每年的维护工作制定了六个字的规章制度:“深淘滩,低做堰。”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2000多年前李冰定下的规矩,后人会一直遵守呢?中国或者世界历史上,还很难找到一个“规定”被准确无误的“执行”2000多年的。

实际上,人们遵照李冰的“规定”去“深淘滩,低做堰”,正是受一个更大的“力场”控制——为了千万亩良田的收成,人们没有理由不遵守李冰的“规定”。管理的“动力学”原理,被李冰应用的淋漓尽致。

都江堰,向我们宣示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

都江堰启示我们,管理企业“有机体”,需要尽力避免强制秩序,追求有机秩序。要使其内在结构适应全部内外之力,使一切具有内在冲突的力都得到了合理的疏解、合理的转化、合理的应用,获得了一种“力场”的微妙和谐,这是“自然”成功的秘诀,也是管理的永恒之道。只有踏上这条永恒之道,企业才会生机勃勃。

都江堰工程是利用自然之力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经典实例,设计者理解了自然之力,并找到了利用自然之力的规则。

企业的各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力场结构,力场结构主宰着企业的运演。厘清力场结构,找到利用、调节这些力量的规则,就能做到顺势而治、无为而治,让整个系统实现自动运演并实现效用最大化。

 企业设计的借鉴经典:都江堰工程

企业的这些错综复杂的力,可以大致分为外推力和内驱力。

外推力主要指市场的需求动力和竞争压力;内驱力主要指投资者的盈利动力、雇员的薪酬动力和所有成员自我实现的动力。

外推力和投资者盈利动力催生了经营模式;雇员的薪酬动力和自我实现动力催生了管理模式。

投资者的力量体现为“财力”;雇员的力量体现为“人力”。

投资者的自我实现之力体现为企业文化和领导力,雇员的自我实现之力体现为职业发展。

管理就围绕这几个方面。

“结构决定结果”。力场结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规律”,为了获得更大效用而利用“规律”的设计称为“规则”,“规则”是产生更高价值的源泉。

激流遇见大的阻碍,会产生回漩,这是规律。在都江堰,把内江水引向山崖,在山崖边上凿个口子,利用山崖分离出来的小部分(离堆)阻挡激流以形成回漩,这是“规则”;回漩之力会把泥沙“漩”向一个方向,这是规律。在都江堰,顺着泥沙的方向建成飞沙堰,这是“规则”。

在规则的引导下,出台的主观性制度,称为“规范”,比如都江堰的“岁修”制度。规范一定要与规则相适应,不然,就会造成力的矛盾和冲突。

管理相当于造时钟,而不是报时。重在规则的设计,设计好规则以后,人们按规则的引导自动行事,没有呵斥和长官意志,人们生而平等,服从规则而不是命令。

管理不是为抑制混乱,而是为了创造秩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369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管理的特大误区:民主化管理

民主,是许多有“识”之士的热议话题。时下,许多企业管理咨询师亦把“一人一票”的政治生活模式搬上培训讲堂,甚至把民主化管理定性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那么,民主化管理真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吗?答案其实就三字:不靠谱。为什么不靠

从设计的角度看:锤子科技为什么做不出热卖的手机?

陈纯丽苹果手机和锤子手机的设计是同一帮人,制造交给同一个公司,为什么结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为什么做不出热销的手机?   一个号称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机、甚至不把苹果、三星放在眼里的锤子为什么拿不出一款热

传统企业转型的新路径:创新商业模式

     2012,没有世界末日,但是2012或许将成为企业投资战略的转折之年。曾几何时引领资本风骚的上市公司老总们忽然发现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风光不再,财务部门提交的报表利润的锐减让人感觉如芒刺在背。是的,这不是做梦而是现实。的确

包装设计的最高原则:销售力(2)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表现产品包装的这些功能呢?    1、从陈列环境、包装的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入手打造品牌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是攫取顾客目光的先锋兵。在包装设计的众多元素中,一款赏心悦目的色彩必然最先

声明:《企业设计的借鉴经典:都江堰工程》为网友凌晨上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