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媒体突然报料,“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已被调查,其部分亲属也已经被“双规”。与此同时,茅台连日来突然对其全国主要片区负责人临时大换血。”
报道还证实:“乔洪是于4月30日被贵州省纪委传去接受调查的。4月初,其四弟、四弟媳已相继被“双规”;4月26日,乔洪的妻子被“双规”;5月6日,乔洪的三妹也被调查。所有这些人到现在还没有回家。”
消息一经传出,5月9日,贵州茅台的股价自96.5元开盘后就一路下行,收盘时跌幅4.66%,报收于92元。公司当天的成交量也创下了2006年以来的最高,当天共成交13.9亿元。据说茅台的生产经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到底乔洪出了什么事,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波及到茅台的销售队伍和正常的生产经营。
作为酒类行业记者,似乎是一件可以大书特书的新闻事件,作为其他综合媒体的记者也不会错过抓新闻的机会,职业所在,有情可原。但是作为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媒体人,应该明白:
乔洪出事,茅台无罪。
万不可为新闻抢料而想当然的猜想,制造没有事实依据的假新闻,从而误导读者,损害了“国酒”形象。
前不久的美国佛基尼亚校园枪击案的教训,让我们领略了媒体的力量,同时也看到了媒体在新闻事实面前脆弱的一面,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我还是看到了有些媒体不负责任的追捧新闻的事实,某网站除了大量链接关于此时的新闻之外,还将茅台酒关于益于身体健康的文字进行连接,似乎无可指责,但是说者无心看着有意,在事实真相没有查明之前,人们肆无忌惮的猜想,势必会牵连到茅台酒的各个方面,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引导了人们对茅台酒的认知。
茅台酒是国酒,茅台酒文化代表中国丰厚的酒文化,是民族文化中国传统的总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与国人情感十分密切,可以说茅台不仅仅是茅台酒厂的茅台,也不仅仅是贵州人的茅台,而是国人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任何不负责任的误导不仅会伤害茅台品牌,还会伤害国人对茅台酒的感情。
资深媒体人、酒类行业主流杂志《食品商》总编辑、白酒评论家杨军先生说,从目前的态势看,还会有媒体不顾一切的渲染这一事件,茅台企业形象和在行业内的领军形象无疑已经受到负面影响,如果媒体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想,发出与事实相悖的声音,还会给茅台酒的产品质量、技术工艺、文化、品牌忠诚度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茅台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会受到巨大冲击,茅台“国酒”的国际形象亦将大打折扣。
杨先生建议媒体同仁,在事实没有明确之前(即使是真有其实),媒体应该有保户“国酒”意识,维护民族品牌的形象。
当地政府应旗帜鲜明的保护茅台
茅台品牌、茅台酒对当地经济、对中国酒业的贡献毋庸置疑,茅台出现这样的事情作为政府,理应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保护茅台果酒形象。向社会向企业向人民说明:无论怎样的结果,茅台是不应该受到牵连的,特别是茅台的品牌形象,茅台的市场运营都应该正常运转。然而已经很长时间了,直到最近这两天事件见诸于媒体报道,仍未见政府有何反应。也难怪媒体不断的“据说”、“传闻”,作为当地政府反而变得十分被动。这不得不让人们怀疑,到底是不是在为企业负责,是不是在为企业着想?
杨军先生说,政府当下应该做以下几点应急措施:
1、本着保护茅台品牌原则,尽快出面向媒体向社会澄清事实,向社会有一个说法,并表示政府对茅台企业、茅台酒品牌的态度,以免事态在不断的猜疑中变得更加严重;
2、 同时应尽快处理“乔洪事件”,将事件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茅台公司应该站出来说话,要有危机公关意识。
将个案事件与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市场管理分开,也要表明态度,不能总是“关手机”或者“无可奉告”或者“一问三不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模棱两可,这样反而令大家更加猜疑,“欲盖”而“弥彰”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不管乔洪是否出事,不管乔洪出了什么事,保护企业利益,保护茅台品牌形象,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茅台的其他领导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