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报道联想进行一次全球裁员(不包括大中华区),说明联想在欧美市场还没有走出困境,还存在很多问题。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两年来联想为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整合调整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联想在欧美市场的表现始终不近人意。新联想CEO也换了几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联想何时能够找到在欧美市场取胜的战略?这两个问题我想联想的管理层一定思考了两年多时间。 裁员显然不是取胜欧美市场的有效战略。从个人电脑的制造成本而言,几乎所有的电脑生产制造已经转移到了低成本低价格的国家,因此生产成本已经不可能再降低了。那么其他的成本就是管理成本了,最重要是营销管理成本和研发成本。本人不知道IBM个人电脑过去管理成本结构是怎样的?也不知道新组合的联想IBM个人电脑管理成本结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新联想在欧美市场的管理没有突破性的创新,管理成本是不可能降低的,就是裁员了,如果管理效益无法有新的突破性提高,自然裁员也是无效的。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是一个进军欧美市场不错的战略,但是如何改造IBM个人电脑已经衰退的经营管理体系?如何创造新的有欧美竞争力的联想?显然杨元庆和他的管理团队没有足够的准备和有效的策略。 我们从来没有在联想集团工作经历,也没有IBM的工作经历,也许无法为联想找到有效的取胜战略,但是有两点重要的思考可能会为联想找到欧美市场取胜战略提供参考。 一、联想不可能在欧美市场复制中国的销售模式该怎么办? 联想电脑在中国的成功最重要的是电脑销售模式的成功,其中包括全国销售代理模式和售后服务模式,以及广告宣传策略。 然而到了欧美市场,联想在中国成功的策略方法绝大多数是无效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环境与欧美市场环境完全不同,销售者的购买习惯也不同。因此联想要在欧美国家复制中国的销售模式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办? 我们认为联想只有根据不同国家地方的市场环境,组合利用各种当地的市场资源,创造出比当地竞争对手更加有效的销售战略和战术?

二、联想能否改造老的IBM个人电脑管理,让IBM个人电脑焕发出新的竞争力。 IBM个人电脑曾经是全球电脑的标志,也是美国企业的标志之一,IBM能够走到今天最重要的特色是IBM的创新能力。 然而IBM个人电脑业务至所以走到不得不出售地步,说明了IBM个人电脑已经完全失去了创新能力,失去了竞争能力。相反,IBM的竞争对手,DELL和HP却在不断扩大和发展IBM个人电脑已经是欧美市场落后和衰退的代表。联想能否重新焕发IBM个人电脑的创新能力?对联想而言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挑战。 联想在个人电脑领域自己并没有研发创新能力,如何去改造IBM个人电脑?去创造一个全球领先的个人电脑创新企业?联想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已经落后的IBM个人电脑,而且还有更强大的全球竞争对手。 因此对联想而言只有华山一条,要么在欧美市场彻底失败,要么取得巨大成功。因为竞争对手不可能留给联想任何时间和任何机会。无法打败对手,自然被对手打败。 联想是中国有代表性企业之一,我们希望联想能够成功,也希望能够有机会与联想共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