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突然发现,一个国家要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主流价值观”,否则,乱象必生,国将不国。于是,“寻找主流价值观”似乎正成为精英阶层的一个热门话题。 事实上,这一话题不仅适用国家,还适用各行各业。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一个“百年老店”式的大企业或大品牌也必须有“品牌价值观”,否则,企业也将难以长久。 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观”是:活力、自由、奔放、激情、乐观(或美国精神)。 宝马的品牌价值观是:驾驶的乐趣和潇洒的生活方。 梦特娇的品牌价值观是:时尚、个性、浪漫、经典。 茅台的品牌价值观是:“国酒”之尊。 五粮液的品牌价值观是:中庸和谐(目前还没成型,正在打造)。

“品牌价值观”影响购物行为 “品牌价值观”对市场的影响,有人说就是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和购物心理的影响。 因为海尔倡导“真诚到永远”的品牌价值观,山东枣庄一位70岁的珠宝店老板,家里所有大小电器都选择海尔的,还固执地要求他的儿孙用海尔,当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海尔时,老人说:“我崇拜张瑞敏”。理由就是这样。 一位37岁从事文化传播行业的白领,在给家里安装三台空调的时候,没有选择“海尔空调”,而是格力空调,他的理由是:空调器格力是最好的,最专业的,是空调第一品牌,“好空调,格力造”,它还是中国的“世界名牌”。但是,这位先生在选择冰箱时又坚决地选择了海尔,理由同上。 同样,一位29岁的广告业务员,在给家里安装空调时选择的是“海信”,理由是“海信”是本地的,售后服务能跟上,随叫随到。 三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品牌不同,理由也不同,但他们无疑都有一套自己的“品牌价值观”。“品牌价值观”是个什么东西?就是某一消费群体对某一品牌长期倡导推广的主流思想或主流理念的认可、接受和信任。 品牌的两面性 品牌就象一个人,有“实”的一面——会做什么;还要有“虚”的一面——会说什么。虚实结合,就是影响力,就是市场。 一个品牌,无论你在“功能”上做了什么,比如省电、保鲜、杀菌、变频、健康等等,这都不足以成就一个大品牌,技术能推动产品的变革或升级换代,但不能左右品牌的未来命运,左右品牌未来命运的是“品牌价值观”——你想做什么样的品牌(或企业)。 功能诉求能赢得一时的产品市场业绩,而“品牌价值观”能赢得长期的品牌市场地位。“价值观”的形成是企业和社会不断教育熏陶的结果。 “品牌价值观”还是品牌“性能”之外“文化附加值”的加强和延伸。目前,中国品牌的“品牌价值观”还处在起步和朦胧阶段,仅仅算有了一点意识,这已进步不小。 海尔的品牌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然后不断强化延伸。张瑞敏把一个儒商的谦谦君子形象、行为、思想不断灌输给消费者,不能不说影响了某一消费群。 格力的品牌价值观是:“因为我们专业所以我们成功”,“我们是空调器中最好的品牌”。格力总是给人“专业生产空调器”的印象,“专业成就价值”无疑是一种价值观或人生观。 海信的品牌价值观是什么,目前似乎还没有定格,没有找出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比较单薄。印象中电视机是海信的长项,但功能性诉求比较多,品牌价值观诉求较少。 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层次将不断提高,尽管功能诉求是必要的,但品牌越发彰显特殊魅力,品牌将成为人们辨别和区别同类商品的第一标志,品牌文化的打造将会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增加品质之外的认同度。最终,建立在品牌文化之上的“品牌价值观”将成为最高级别的“品牌标志”,引领和征服“消费意见领袖”,成就百年品牌的辉煌基业。 今天的中国能否产生这样的品牌?(原载: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