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直面客户需求,走出品牌建设的几个误区



究竟怎么理解品牌,企业家、消费者、学者的见解是不同的。企业家说“品牌是我的命根子”、“经营品牌是企业运作的终极状态”;消费者说“品牌是一种身份象征”、“品牌背后的产品或服务品质才是我最需要的”、“我不要名牌我要好产品”、“我就喜欢这个牌子”;学者说“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不同人的言语代表各自不同社会群体或者个人的视角,各有各的个性。要知山中路,请问打柴人。要想真正理解品牌,并用好品牌武器,还是要追本溯源,归根到底乃根据用户即顾客的实际需求来打造品牌。

 走出误区 直面客户需求,走出品牌建设的几个误区

品牌建设的成败事关企业长远发展,但不是一搞品牌就能立竿见影,解决企业一切的生存、发展问题,这要看企业发展处在哪个阶段、品牌如何打造、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因此要澄清几个误区。

其一,品牌建设重在“企业造名”,还是重在“用户认同”。多数企业家都同意这样的提法:做品牌要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然而,如果从用户、顾客的角度来考虑则大不同了:,他要的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含量、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而用户认同是品牌建设的最终出发点、回归点。因此搞品牌建设必须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文化内涵、使用价值。

其二、品牌建设重在“企业知名度”还是“客户忠诚度”。现在有一种假象,就是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组织,只注重知名度,拼命炒作,大有知名度掩盖一切的趋势。用户、顾客在不够理性的情况下可能会被高知名度的外表给迷惑住,但是当真正消费之际,发现有问题时,用户、客户就会义无反顾地抛弃你,或作负面传播、投诉、索赔没商量。央视广告招标的两届“标王”秦池为什么会垮掉,就是因为太注重知名度,太想当“标王”,忽略了产品的质量,用户不买账,其结局当然只能是垮掉。三株口服液、沈阳飞龙、巨人脑黄金等等很多企业都是因为仅仅在那儿大搞知名度,务虚不务实忽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垮掉的。知名度是品牌传播的主要目的,可是就品牌而言,传播占品牌建设的权重最高也就是40%,因为客户尤其是用户最终要的不是“知名度”,而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附加价值(身份象征、文化魅力、无理由的崇拜)。

其三、品牌建设重在传播还是重在创造。在中国搞品牌的大家们主要集中在新闻界人士、营销策划人、广告人、专家学者,较缺少实业家,于是乎,传播似乎成了品牌的第一要务,其实这是表象,最成功的企业品牌几乎都不是这些品牌大家的贡献,都是各自的企业家和高管团队在挑大梁。像海尔的品牌是张瑞敏在掌控,万科的品牌基本是王石在代言、华为品牌是任正非在操刀。品牌固然离不开传播,但绝不是非得依靠大众传播才能成功,用户、客户有了消费后、使用后体验的口碑传播才是真正有效的持久地品牌传播。品牌是言行一致的事业,不要言过其实,要行胜于言,否则当用户、客户发现真相时这个品牌就将面临消亡的风险。

其四、品牌建设重在“包装作秀”还是重在“创新价值元素”。搞品牌建设可以说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因为企业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都是在为品牌注入新的价值元素、增加成功砝码。新价值元素的来源主要是消费者的消费后反馈信息捕捉,企业的各种预测的信息萌芽也都是来自消费者,新价值元素是否有效体现在用户的使用价值和体验中,被接受了就是正确的方向,如果不被接受,则要继续向用户(客户)探求,品牌的成长是在企业同客户的持续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包装作秀可能一时会拔得“头筹”,但是要持久打造品牌,必由之路是培育被用户(客户)认同的新的价值元素。

其五、品牌建设重在“物质层面运作”还是重在“科技文化含量增长”。品牌建设应该从静态到动态,一个个台阶向上走,才会稳步发展壮大。如果品牌静态层面的法律主体层面、物质层面、科技知识层面、文化层面还没有夯实巩固,就去进行动态层面的品牌传播、品牌经营、品牌创新,这是违背品牌发展规律的,最终会适得其反。但是在科技文化含量过小,下大气力搞物质层面的运作,则最终也就是皮毛了,因为品牌的本质是代表一种文化、一套价值观体系。企业品牌会代表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团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好莱坞、微软、波音、IBM代表的是美国文化。蒙牛和伊利代表的是中国的草原文化。新浪、百度、搜狐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海尔代表的是团队创新文化。这些文化都在支撑各自的品牌大厦,解读品牌的价值内涵。当客户或用户接受这些文化时,也意味着接受了这些不同的品牌。

品牌的科技文化含量是加工信息,物质层面运作是加工物质,现在世界的形势越来越体现出加工信息的重要性,制造成本是150元的运动鞋,按照耐克的设计要求生产并冠以耐克品牌,售价就会达到800-1500元,这就是科技文化含量的魔力。所以说品牌建设要重视科技文化含量的投入,而要减低物质层面的运作(物质层面运作是品牌的基础和底线但不是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4105.html

更多阅读

三口居士:六堡茶品鉴的几个误区

每一款六堡茶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其独立个性和风格,我们不妨以一颗超然之心,以较恰当的泡饮、品评、认知来了解六堡茶,欣赏大自然所赋予每一款六堡茶的个性之美六堡茶品鉴的几个误区彭庆中(三口居士)文/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blog.sin

把握客户需求 如何把握精准的客户需求

营销3.0时代的到来,中国建材市场的客户也从大众时代到分众时代直至今天的创意时代,陈问文认为在今天进行精准的客户需求分析非常重要。在研究精准的客户需求前我们看看以往大多数建材企业对客户需求研究的做法综合起来可分三类型。 

成本管控的几个关键点 淡季开发客户的几个关键点

系列专题:淡季营销  销售有淡季,而营销永远无淡季,旺季的可观销量往往是淡季做起来的。因此重视和加强淡季市场运作是能够为旺季业绩的倍增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消费淡季,终端需求不旺,渠道成员积极性不高,淡季开发市场的难度可想而

jeep服装有几个品牌 服装品牌运作的几个误区

   当前中国服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的运作也是风起云涌,各展绝活。不过,由于我们在品牌运作上的不成熟也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很多误区。      广告      广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众服装企业的重视,请明星代言

声明:《走出误区 直面客户需求,走出品牌建设的几个误区》为网友单色姓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